雷丸

类别: 解毒杀虫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①《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②《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③《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④《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⑤《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著。"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雷丸
【别名】: 雷矢(《范子计然》),雷实(《吴普本草》),竹苓(《纲目》),竹林子、竹铃芝(《中药志》),木连子(《广西中药志》)。
【英文名称】: Omphalia。
【汉语拼音】: leiwan
【成份】: 含水分6.5%,灰分4.0%,醚浸出物0.6%,醇浸出物22%。主要成分是一种蛋白酶称雷丸素,含量约3%,为驱绦虫有效成分,加热失效。此酶在pH8溶液中作用最强,酸性溶液中无效,0.06微克在10毫升弱碱性(pH8)溶液中即有分解蛋白质作用。
【加工采集】: 春、秋、冬皆可采收,但以秋季为多,选枝叶枯黄的病竹,挖取根部菌核。采收后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的菌核为球形或不规则的圆块状,大小不等,直径1~2厘米。表面呈紫褐色或灰褐色,全体有稍隆起的网状皱纹。质坚实而重,不易破裂;击开后断面不平坦,粉白色或淡灰黄色,呈颗粒状或粉质。质紧密者为半透明状,可见有半透明与不透明部分交错成纹理。气无,味淡,嚼之初有颗粒样感觉,微带粘液性,久嚼则溶化而无残渣。以个大、饱满、质坚、外紫褐色、内白色、无泥沙者为佳。主产四川、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此外,浙江、湖南、广东、安徽、福建等省亦产。
【药理作用】: ①驱绦虫作用将未用药自然排出的绦虫节片置于37℃的5~30%雷丸浸出液中,快的在2小时40分钟,慢的在9小时后均致死亡,但放在生理盐水中可以生存40~62小时,放在蒸馏水中亦可生存24~30小时。雷丸对人感染有钩及无钩绦虫,犬绦虫均有驱虫作用。把服用雷丸后排出的虫体,放在微温生理盐水中,大多数是不会活动的,其细节部被破坏的程度最为显著,因此雷丸的驱绦虫作用不是麻痹虫体,而是由于雷丸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致虫节破坏所致。②对蛔虫的作用体外试验对猪蛔虫有效,但对蛔虫感染者无效。③抗阴道毛滴虫作用10%的雷丸煎剂,药液与培养基成1:1的浓度,5分钟后大部分虫体颗粒化变形,个别虫体仍有活动。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雷公炮炙论》:"凡使霄丸,用甘草水浸一夜,铜刀刮上黑皮,破作四、五片。又用甘草汤浸一宿后蒸,从巳至未出。日干,却以酒拌,如前从巳至未蒸,日干用。"
【功效主治】: 消积,杀虫。治虫积腹痛,疳疾,风痫。①《本经》:"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②《别录》:"逐邪气,恶风汗出,除皮中热、结积,白虫、寸白自出不止。"③《药性论》:"能逐风,主癫痫狂走,杀蛔虫。"④《玉楸药解》:"清热疏肝,杀寸白虫,躯风除痫,止小儿汗。"⑤《陕西中药志》:"消积杀虫,清热解毒。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胃中热,对绦虫病疗效较显著。"
【性味】: 苦,寒,有小毒。①《本经》:"味苦,寒。"②《别录》:"咸,微寒,有小毒。③《纲目》:"甘微苦,平。"④《医林纂要》:"苦酸咸,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或煎水洗。
【禁忌】: 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①《别录》:"久服令人阴痿。赤者杀人。"②《本草经集注》:"荔实、厚朴为之使。恶葛根。"③《药性论》:"恶(萹)蓄、(葛)根。芫花为使。"④《医学入门》:"久服伤阴,男女同。"⑤《本草汇言》:"如病虫积日久,脾胃衰惫者,亦禁用之。"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归胃、大肠经。
【植物形态】: 雷丸菌菌核体通常为不规则的坚硬块状,歪球形或歪卵形,直径0.8~2.5厘米,罕达4厘米,表面黑棕色,具细密的纵纹;内面为紧密交织的菌丝体,蜡白色,半透明而略带粘性,具同色的纹理。越冬后由菌核体发出新的子实体,一般不易见到。多寄生于病竹根部。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及甘肃、陕西、湖北、河南等地。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绦虫病取雷丸制成粉剂,每次20克,以凉开水加糖少许调服。每日3次,连服3日。第4天服硫酸镁15~20克(不服亦可)。临床观察20例,虫体多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治疗后复查未见虫体,全部症状消失。②治疗钩虫病取雷丸研成极细末,加适量乳糖或葡萄糖粉用开水调服。成人每剂60克,1次顿服或3次分服(体弱者可分2~3日服完),隔几天再服1剂。临床试治11例,服药2次以上经1~3次大便检查,除2例找到少量虫卵外,其余均阴转。但亦有观察19例,连服2次后复查,结果不管淘虫及粪检虫卵都不够满意。③治疗蛲虫病取雷丸1钱,大黄3钱,二丑3钱,共研细末混匀,晨起空腹时用冷开水1次送服。小儿可按年龄递减。临床治疗188例,除2例无效外,其余均治愈。一般在服药后1~2日即可排虫,随之自觉症状消失。服药期间有13例发现短暂而轻微的腹痛。
【用药部位】: 为多孔菌科植物雷丸菌的菌核。
【来自何书】: 《本经》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解毒杀虫药
斑蝥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独角莲
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槟榔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更多同类解毒杀虫药
用药咨询
雷丸片吃多久有效果
雷丸片一般吃1-2周有效果,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决定。雷丸片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雷丸,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痈肿疔疮、无名肿毒等病症。如果患者病情比较轻微,一般服用1周左右就可以有效果。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服用2周左右才有效果。患者在服用雷丸片时,需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以自行盲目增减药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服用本药物时需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需要提前咨询医生,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另外,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中药雷丸的功效与作用
雷丸是中药大黄的别称,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与作用,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泻下攻积雷丸性寒味苦,归胃、大肠经,具有泻下攻积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热毒疮疡等病症。同时雷丸还具有清热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上火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雷丸进行治疗。2、清热泻火雷丸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火热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病症。同时雷丸还具有凉血解毒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症,可以遵医嘱使用雷丸进行治疗。3、凉血解毒雷丸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血热毒盛引起的目赤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等病症。同时雷丸还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症,可以遵医嘱使用雷丸进行治疗。4、逐瘀通经雷丸具有逐瘀通经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瘀血阻滞引起的闭经、痛经等病症。同时雷丸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瘀青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雷丸进行治疗。5、其他功效与作用雷丸还具有清除异常黏液质及胆液质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咽喉异物感、口苦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雷丸,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雷丸是什么东西
雷丸是一种中药,味辛、性热,归心、脾经,具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功效。雷丸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气郁暴厥、癫痫发狂、小儿急惊风、癫狂痫等病症。其外观呈现为黑色的大蜜丸,味道微甜而辛。雷丸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黄酮类物质、酚类物质等营养成分,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雷丸,可以起到辅助抗炎杀菌的作用,对于治疗脑膜炎、脑炎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雷丸中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生物碱等营养成分,患者遵医嘱服用后可以起到辅助开窍醒神的作用,对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气郁暴厥、癫痫发狂、小儿急惊风、癫狂痫等病症有一定的作用。雷丸中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酚类物质等营养成分,患者遵医嘱服用后可以起到辅助抗氧化的作用,对于辅助美容养颜也有一定的效果。患者在服用雷丸时要遵从医嘱按照剂量服用,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患者在服用本药物时需要和其他药物一同服用,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以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