柃木

类别: 祛风湿
祛风除湿,消肿止血。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柃木
【别名】: 吹木叶(《湖南药物志》),细叶菜(江西《草药手册》),硐龙络(苗名)。
【汉语拼音】: lingmu
【成份】: 叶含己烯-3-醇-(1)。果实含矢车菊甙。种子含脂肪油。
【加工采集】: 山茶科柃木属植物柃木Eurya japonica Thunb.,以茎、叶、果入药。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止血。
【性味】: 苦涩,平。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归经】: 脾;膀胱经
【植物形态】: 柃木,又名:钓茄子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3米。叶互生,椭圆形或披钟形,长4~7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或细圆锯齿;幼叶有柔毛,老则两面平滑无毛;叶柄短。花小,径约4~6毫米,单性,雌雄异株,1~2朵腋生,花梗短而下垂;萼片5,卵圆形;花瓣5,紫白色;雄花有雄蕊12~15;雌花花柱长1.5毫米,3裂。浆果球形,径3~4毫米,熟时由红色变为紫黑色。花期春初。生山坡阴湿处。分布华东、华南、西南各地。
【用药部位】: 为山茶科植物柃木的枝叶或果实。
【来自何书】: 《湖南药物志》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