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角

类别: 平肝息风
平肝熄风,清热镇惊,解毒。治热病神昏痉默,谵语发狂;头痛眩晕,惊痫搐搦,目赤翳膜。①《本经》:"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安心气。"②《别录》:"疗伤寒时气寒热,热在肌肤,温风注毒伏在骨间,除邪气惊梦,狂越僻谬,及食噎不通。"③《药性论》:"能治一切热毒风攻注,中恶毒风卒死,昏乱不识人;散产后血冲心烦闷,烧末酒服之;主小儿惊痫,治山瘴,能散恶血。"④孟诜:"主中风筋挛,附骨疼痛,生摩和水涂肿上及恶疮;又卒热闷,屑作末,研和少蜜服;亦治热毒痢及血痢。"⑤《食疗本草》:"伤寒热毒下血,末服之。又疗疝气。"⑥《本草拾遗》:"主溪毒及惊悸,烦闷,卧不安,心胸间恶气毒,瘰疬。"⑦《纲目》:"平肝舒筋,定风安魂,散血下气,辟恶解毒,治子痫痉疾。"⑧《本草再新》:"定心神,止盗汗,消水肿,去瘀血,生新血,降火下气,止渴除烦。"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杀鬼烧药方
主治: 妇人与鬼交通。
疗效: 辟瘟气。
组成: 雄黄1斤,丹砂1斤,雌黄1斤,羚羊角(羖羊角亦得)3两,芜荑3两,虎骨3两,鬼臼3两,鬼箭羽3两,野丈人3两,石长生3两,(豕段??)猪屎3两,马悬蹄3两,青羊脂8两,菖蒲8两,白术8两,蜜蜡8斤。
清热退翳汤
主治: 眼疳。疳热上攻于眼,痒涩赤烂,眼胞肿疼,白睛生翳,流泪羞明,目不能睁。
组成: 栀子(微炒)、胡黄连、木贼草、赤芍、生地、羚羊角、龙胆草、银柴胡、蝉蜕、甘草(生)、菊花、蒺藜。
泻肾槟榔散
主治: 肾脏实热,小腹壅滞,腰脊疼痛,肩背拘急。
组成: 槟榔1两,赤茯苓3分,羚羊角屑3分,泽泻3分,柴胡3分(去苗),赤芍药3分,木通3分(锉),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羚角钩藤汤
疗效: 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组成: 羚角片一钱半,先煎(4.5g) 双钩藤三钱,后入(9g) 霜桑叶二钱(6g) 滁菊花三钱(9g) 鲜生地五钱(15g) 生白芍三钱(9g) 川贝母四钱,去心(12g) 淡竹茹鲜刮,与羚羊角先煎代水,五钱(15g) 茯神木三钱(9g) 生甘草八分(3g)
木香犀角丸
疗效: 防诸瘴疠及蛊毒。
组成: 青木香6分,犀角6分(屑),羚羊角6分(屑),升麻10分,玄参10分,猪苓10分,槟榔10分,鳖甲8分(炙),甘草(炙)8分,豉20分(熬)。
黄芩饮子
主治: 伤寒,心肺烦热,口疮烂痛。
组成: 黄芩1两,赤芍药2两,羚羊角屑2两,黄柏2两,大青1两,苦竹叶2两。
加味牛黄散
主治: 心脏中风,恍惚恐惧,闷乱不得睡卧,志意不定,语言错乱,骨蒸肌热,烦躁,劳热口干;或恍惚恐乱,睡卧不得,志意不定。
组成: 牛黄(另研)2钱半,麝香(另研)2钱半,犀角屑2钱半,羚羊角屑2钱半,龙齿(另研)2钱半,防风(去芦)2钱半,天麻2钱半,独活(去芦)2钱半,人参(去芦)2钱半,茯神(去木)2钱半,川升麻2钱半,甘草(炙)2钱半,白鲜皮2钱半,远志(去心)2钱半,天竺黄2钱半(另研)朱砂(水飞)半两,铁粉(另研)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
槐胶丸
主治: 肝约血聚,使人多怒,面青胁痛。
组成: 槐胶(以酒化为膏)2两,牛黄(别研)半两,麝香(别研)半两,羚羊角(镑)1两,石龙子(炙焦,别研)1枚,蜈蚣(微炙,别研)5枚,丹砂(研)半两,干蝎(微炒,别研)半两,蜚蠊(炒焦,别研)7枚,芫青(炒焦,别研)7枚,虻虫(炒焦,别研)14枚,(庶虫)虫(炒焦,别研)7枚,巴豆49粒(用水煮紫色,去皮膜心,研如膏,存油)。
补泄石斛丸
主治: 脚气。
组成: 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半两(去苗),萆薢半两(锉),独活半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天麻半两,海桐皮半两(锉),桂心半两,干蝎半两(微炒),沉香半两,山茱萸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酸枣仁半两(微炒),补骨脂半两(微炒),五加皮半两,当归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生干地黄1两,槟榔2两,鹿茸半两(去毛,涂酥炙微黄),郁李仁1两
桑枝汤
主治: 大风癞疾。
组成: 桑枝1两,柳枝1两,槐枝1两,枸杞根1两,黄荆根1两,羚羊角(镑)1两。
用药咨询
羚羊角的副作用和禁忌
羚羊角的副作用一般有引起过敏反应,禁忌一般有孕妇、脾胃虚寒、阳虚外寒等。1、副作用如果患者对羚羊角过敏,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皮疹等。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会危及生命。此外,羚羊角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患者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副作用。2、禁忌羚羊角性寒,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的恢复。此外,孕妇一般不建议服用羚羊角,以免因用药不当而出现流产的情况。同时,羚羊角还具有清热的作用,如果患者属于阳虚外寒的体质,服用后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羚羊角,切勿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停药并就医治疗。
羚羊角散的功效与作用
羚羊角散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等功效与作用,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羚羊角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羚羊角、钩藤、霜桑叶、川贝母、鲜生地、青黛、人工牛黄等成分组成。羚羊角具有清热解毒、镇惊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温邪入里、热病惊痫等病症。而钩藤具有息风止痉、清热平肝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惊痫抽搐等病症。霜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温邪伤津、肺热咳嗽、头晕目眩等病症。川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咳痰带血等病症。鲜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功效,通常用于治疗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等病症。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要注意饮食健康,可以吃苹果、橙子、火龙果、牛肉、鸡蛋等富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可以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
羚羊角口服液可以预防高热惊厥吗
通常情况下,羚羊角口服液可以预防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是指体温超过38.5°C时发生的惊厥,一般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患者会出现双眼斜视、凝视、上翻、口吐白沫等症状。羚羊角口服液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肝风内动、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头痛、烦躁不安、失眠、惊痫抽搐等症状。因此,羚羊角口服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高热惊厥。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