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见穿

类别: 活血化瘀
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①《纲目》:"主骨痛,大风,痈肿。"②《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③《江苏药材志》:"治瘰疬。"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石见穿
【别名】: 紫参、五凤花、小丹参、月下红、乌沙草、墨面风、大发汗、石打穿、石大川、山缝拿、紫丹花、红根参、半枝莲、田芹菜、活血草
【汉语拼音】: shi jian chuan
【成份】: 全草含甾醇、三萜成分、氨基酸。根含水苏糖。
【加工采集】: 夏至到处暑间采收。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茎方柱形,长20-70cm,直径1-4mm,单一或分枝;表面灰绿色或暗紫色,有白色长柔毛,以茎的上部及节处为多;质脆,易折断,折断面椭部白色或褐黄色。叶多卷曲,破碎,有时复叶脱落,仅见单叶,两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及叶脉上较明显,轮伞花序多轮,集成假总状,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多已脱落,宿萼筒外面脉上有毛,筒内喉部有长柔毛。小坚果椭圆形,褐色。气微,味微苦、涩。以叶多、色绿、带花者为佳。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外被角质层,有气孔及毛茸。栅栏组织1-2列细胞,海绵组织4-5列细胞。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表皮内方均有厚角组织,维管束上下两侧可见纤维。茎横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可见毛茸。皮层外侧在四角棱处有4-6列厚角细胞;内皮层清晰。维管束外韧型,角隅处发达,韧皮部外侧有纤维2-4列,木质部连成环。髓部大。叶表面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呈连珠状增厚,具角质纹理;腺鳞头部4细胞,直径30-45μm,柄单细胞;小腺毛头部单细胞,直径18-23μm,柄短,单细胞;非腺毛多存在于叶脉处,1-11细胞,长72-1620μm,壁厚,具疣状突起,有时细胞缢缩;气孔直轴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略弯曲,毛少,无气孔。
【功效主治】: 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①《纲目》:"主骨痛,大风,痈肿。"②《苏州本产药材》:"治噎膈,痰饮气喘。"③《江苏药材志》:"治瘰疬。"
【性味】: 味辛;苦;性微寒 《苏州本产药材》:"苦辛,平。"归肝;脾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捣汁和服。
【归经】: 归经_肝经
【植物形态】: 紫参,又名:小丹参.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在基部下倾,高20~70厘米。茎单一或分枝,全株被有倒生的短柔毛或长柔毛。叶为完全单叶,或上部为单叶,下部为复叶;复叶由3小叶组成,小叶片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脏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下面脉上有短柔毛;单叶为卵形至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心脏形或楔形,边缘有圆锯齿或全缘,长13~70毫米,宽8~45毫米,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1~30毫米。轮伞花序有6花,集成多轮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花序长6吨4厘米;苞片披针形,长于小花梗;花萼钟状,长4.5~6毫米,有11条脉纹,外面脉上和喉部均有长柔毛,上唇紫色,全缘,顶端有3短尖,两侧有狭翅,下唇有2齿;花冠紫色,长10毫米,外面有长柔毛,冠筒内面基部有毛环,上唇倒心形,先端凹,长3.5毫米,宽3.3毫米,下唇长5毫米,宽7毫米,有3裂片;雄蕊着生于下唇的基部,花丝短,花药1室。小坚果椭圆状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生长在路边、山坡上。分布华东、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地。
【临床应用】: ①治疗急、慢性肝炎取紫参2两,或加糯米稻草1两,水煎两次,煎液合并加红糖半两,两次分服(儿童减半)。治疗205例,治愈150例,进步33例,无效22例。其中急性169例,治愈126例,平均治愈日数36天;慢性36例,治愈24例。②治疗赤白带下取石打穿2两,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7天。治疗800多例,有效率80%。
【用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
【来自何书】: 《纲目》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活血化瘀药
大黄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藏红花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更多同类活血化瘀药
用药咨询
『石见穿治疗肿瘤?』
『石见穿治疗肿瘤?』石见穿治疗肿瘤的说法不准确,石见穿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祛瘀、利尿通淋的功效。如果患者需要使用石见穿进行治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功效1.活血祛瘀:石见穿味苦,性寒,归肝经和肾经,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肿胀等病症。2.利尿通淋:石见穿还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二、作用对于女性来说,还可以缓解月经不调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石见穿,阴虚火旺者禁服,以免加重病情。三、注意事项由于石见穿属于一种中药,因此在服用时要严格遵照医嘱,不可自行盲目用药或私自增减药量,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若出现不适症状,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石见穿治疗肿瘤」-长沙那个医院治肿瘤好
石见穿一般是指玄参科植物石见穿的全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等功效。通常情况下,石见穿可以辅助治疗肿瘤。石见穿是一种中药材,味苦、辛,性微寒,归肝经和肾经,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同时,石见穿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女性月经不调、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石见穿还可以用于改善风湿痹痛、筋骨不利等情况。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石见穿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群禁止服用该药,以免引起皮肤瘙痒、风团疹块等不良反应。另外,孕妇也要避免服用此药,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健康,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蔬菜,比如苹果、西红柿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
「石见穿治疗肿瘤」-成都那个医院治肿瘤好
石见穿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效。通常情况下,石见穿可以辅助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状,但一般无法直接用于治疗肿瘤。石见穿味苦,性寒,归肝经和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痈疽疔疮、乳痈、瘰疬、蛇虫咬伤等病症。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石见穿属于一种中药,其药效比较慢,所以不能够起到直接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因此也无法直接用于治疗肿瘤。若患者确诊为肿瘤后,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放疗以及化疗等方式来改善病情。另外,对于阴虚火旺者要慎用此药,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孕妇也要避免服用石见穿,否则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若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