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地瓜

类别: 泻下药
下乳,收敛。治红白痢疾,淋症肿痛,乳少,九子烂疡,痔疮。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树地瓜
【别名】: 山枇杷、牛奶根、斑鸠食子(《四川常用中草药》)。
【汉语拼音】: shudigua
【加工采集】: 全年可采。
【功效主治】: 下乳,收敛。治红白痢疾,淋症肿痛,乳少,九子烂疡,痔疮。
【性味】: 根:涩微咸,平。果: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钱。
【植物形态】: 破裂叶榕灌木,高达1.5米,有乳汁。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叶片坚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咸倒披针形,边缘有深裂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被褐色粗毛,脉上更密;叶柄密被白色柔毛。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花小,多数;花托有柄,较粗,被毛,花托基部和口部都具苞片,表面绿色,有白点和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被裂片2~6枚,雄蕊1~2枚;雌花被有时不完全或缺,花柱偏斜,线状。隐头果序卵球形或近圆球形,被毛和白色斑点。花期6~7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灌木林中、路边。分布四川等地。
【用药部位】: 为桑科植物破裂叶榕的根和果实。
【来自何书】: 《四川常用中草药》
同类泻下药
枳壳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石龙子
破结,行水。治小便不利,石淋,恶疮瘰疬,臁疮。①《本经》:"主五癃邪结气,破石淋,下血,利小便水道。"②《纲目》:"消水饮阴癀,滑窍破血。"③《本草求原》:"偏助壮火,阳事不振者宜之。"④《四川中药志》:"治九子烂疡,乳癌,肺痈,风湿,皮肤发痒及疮毒。"
桃仁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更多同类泻下药
用药咨询
孕妇吃地瓜干对胎儿好吗
孕妇吃地瓜干对胎儿有好处。地瓜干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A、钾等营养物质,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素,同时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改善孕期便秘症状。但需注意适量摄入,避免过量导致血糖波动。如果孕妇对地瓜干过敏,则不宜食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地瓜干含糖分较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慎食或限量食用,以减少血糖波动的风险。此外,建议孕妇平时饮食要均衡多样化,避免偏食挑食,保证营养全面摄入。
发烧吃地瓜好吗
发烧期间可以适量食用地瓜。地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钾元素,能够促进肠胃蠕动,改善食欲,还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发烧期间食用地瓜不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也不会影响病情恢复。如果患者对地瓜过敏,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任何食物都应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食用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在发烧期间,应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以帮助身体尽快康复。
地瓜粥升糖指数高吗
地瓜粥的升糖指数因人而异,通常较高。地瓜粥的升糖指数取决于个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是否配合其他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地瓜本身是高碳水化合物食品,且含有一定的糖分,食用后会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从而提高升糖指数。对于需要控制血糖的人来说,适量食用地瓜粥并在餐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降低升糖速度。若在烹饪过程中加入大量的米类、豆类等淀粉质丰富的食材,则会导致地瓜粥的升糖指数进一步增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关注食物的升糖指数,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与搭配,以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