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

类别: 解毒杀虫
杀虫,攻毒。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②《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水银
【别名】: 白澒(《淮南子》),姹女(《参同契》),汞(《别录》),铅精、流珠、赤汞、砂汞(《石药尔雅》),灵液(《纲目》),活宝(《药材资料汇编》)。
【汉语拼音】: shuiyin
【成份】: 为单体金属元素汞(Hg),并含有微量的银。
【加工采集】: 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
【药材鉴别】: 在常温下为不透明的重质液体,全体呈银白色,微有亮光,极易流动或分裂为小球,流过处不留污痕,遇热易挥发。以银白色、光亮、流动灵活、在纸面流过处无痕迹者为佳。不溶于水、乙醇、盐酸。能溶于硝酸、热浓硫酸中,形成汞盐。加白垩或脂肪可研至极细。能与多种金属形成合金。产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药理作用】: 1.元素汞不引起药理作用,解离后的汞离子能与疏基结合而干扰细胞的代谢及功能。元素汞不能自肠胃道吸收,但其表面暴露于空气中时可形成氧化物或硫化物,因而吞食后有时可引起轻度泻下、利尿。吞食水银的人,大多数并无症状,水银自粪便排出,少数人可有某些症状,而极少数(敏感或其他未知原因)可引起立即死亡。2.3.汞剂排泄主要由肾,其次是大肠。
【炮制】: 同脂肪研成细粉或油膏用。《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色欲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功效主治】: 杀虫,攻毒。治疥痹,梅毒,恶疮,痔瘘。①《本经》:"主疥、瘘、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②《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③《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④《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⑤《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⑥《纲目》:"镇坠痰逆、呕吐、反胃。"⑦《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性味】: 辛,寒,有毒。①《本经):"味辛,寒。"②《别录》:"有毒。"
【用法用量】: 外用:和它药研末调敷。
【禁忌】: 大毒之品,不宜内服,孕妇尤忌。外用亦不可过量或久用,以免中毒。①《本草经集注》:"畏慈石。"②《药对》:"畏砒霜。"③《本草拾遗》:"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④《本草经疏》:"头疮切不可用,恐入筋络,必缓筋骨,惟宜外敷,不宜内服。"
【副作用】: 汞剂对消化道有腐蚀作用,对肾脏,毛细血管均有损害作用。急性中毒多半由误服升汞引起,有消化道腐蚀所致的症状,吸收后产生肾脏损害而致尿闭和毛细血管损害而引起血浆损失,甚至发生休克。早期应用二巯基丙醇及其他对症措施,多数有效。慢性中毒一般见于工业中毒,发生口腔炎和中毒性脑病,后者表现为忧郁、畏缩等精神症状和肌肉震颤。
【归经】: 心;肝;肾经
【植物形态】: 1.辰砂 三方晶系。晶体成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呈粒状、致密状块体出现,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为红色。金刚光泽,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2.5。比重8.09-8.2。性脆。2.自然汞 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晶体汞为菱面体状。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岩石裂隙。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生境分布:1.产于辰砂矿的氧化带,常成小珠球存在于矿脉及岩石的洞隙内和浮土中。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陕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资源分布:1.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2.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用药部位】: 为一种液态金属。主要由辰砂矿炼出,少数取自自然汞。
【来自何书】: 《本经》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解毒杀虫药
斑蝥
攻毒,逐瘀。外用治恶疮,顽癣,口眼歪斜,喉蛾;内服治瘰疬,狂犬咬伤。①《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②《别录》:"主疥癣,血积,堕胎。"③《药性论》:"治瘰疬,通利水道。"④《日华子本草》:"疗淋疾,敷恶疮瘘烂。"⑤《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轻粉毒。"
独角莲
治毒蛇咬伤、瘰疬、跌打损伤。
槟榔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更多同类解毒杀虫药
用药咨询
小孩误食温度计水银的症状
小孩误食温度计中的水银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溃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口腔黏膜溃烂:如果小孩不小心将体温计咬碎后,导致口腔内有水银残留,并且没有及时清理干净,会导致口腔内的水银腐蚀口腔黏膜,从而引起口腔溃疡的情况。建议家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漱口的方式进行改善,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2.恶心呕吐:由于水银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小孩误食了含有水银的温度计,可能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从而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建议可以适当给小孩喝一些温开水,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症状。3.腹痛腹泻:如果小孩在误食水银之后,还出现了腹部疼痛以及腹泻等不适症状,则可能是引起了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此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可能还会出现发热、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小孩误食水银多久会出现症状
小孩误食水银多久会出现症状,临床上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如果小孩误食的量比较少,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水银是一种重金属,具有挥发性,在常温下会变成液体,并且还能够释放出有毒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小孩只是少量地吃了水银,而且没有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一般在短时间内就会被胃肠道吸收并排出体外,此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如果小孩吃的水银比较多,则可能会导致体内汞中毒,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配合医生通过洗胃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做好小孩的防护措施,避免让其接触到水银。
小孩闻了水银会怎么办
小孩闻了水银,可以通过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洗胃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1.一般治疗:如果小孩只是轻微地接触了一点水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通过多喝水的方式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体内水银排出体外。2.物理治疗:如果小孩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冰袋冷敷头部,能够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从而缓解上述症状。3.药物治疗:如果小孩出现了剧烈咳嗽的症状,则可以遵医嘱服用止咳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氢溴酸右美沙芬颗粒、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4.洗胃治疗:如果小孩已经出现了昏迷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的小儿内科,通过洗胃的方式进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5.手术治疗:如果小孩中毒情况比较严重,而且出现了休克的现象,则需要及时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灌肠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护理工作,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要做危险的动作,否则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