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 其它
举报/反馈
入药方剂
上下两疏汤
主治: 湿热壅于上下之齿,痛甚,口吸凉风则暂止,闭口则复作。
组成: 茯苓5钱,白术3钱,泽泻2钱,薏仁5钱,防风5分,白芷3分,升麻3分,荆芥2钱,梧桐泪5分,甘草1钱。
胡桐律散
主治: 齿龈肿闷,宣露血出。
组成: 胡桐律半两,川芎半两,细辛半两,白芷半两,生地黄1两,青盐2钱半(研),寒水石(烧通赤,出火毒)2两。
金煎药
主治: 麻疯病。肺经受病,其色白,初起粉色,眉毛先落,面若虫行,遍身起癣如鳞。
组成: 升麻6分,连翘6分,桔梗5分,黄芩5分,生地7分,苏木5分,黄柏5分,黄耆3分,全蝎3分,人参3分,白豆蔻4分,甘草2分,地龙(去土,焙干)5分,桃仁3分,虻虫3分(去头翅),梧桐泪1分,川归4分,水蛭3分(炒烟尽),黄连3分,寸香少许。
金煎药方
主治: 麻风。
组成: 升麻6分,连翘6分,桔梗5分,黄芩5分,生地7分,苏木5分,黄柏5分,黄耆3分,全蝎3分,人参3分,白豆蔻4分,甘草2分,地龙(去土,焙干)5分,桃仁3分,虻虫3分(去头翅),梧桐泪1分,川归4分,水蛭3分(炒烟尽),黄连3分,寸香少许。
折桂散
主治: 小儿口疮口吻病。
组成: 梧桐律1分,黄柏(蜜炙)1分,蛤粉1分,晚蚕蛾1钱(微炒)。
大梧桐律散
主治: 一切风蚛,牙齿动摇疼痛。
组成: 梧桐半两,律川芎半两,白芷半两,生地黄2分,槟榔2分,细辛2分,丁香1分,雄黄1分。
莲子草膏
主治: 头风、白屑。
疗效: 长发令黑。
组成: 莲子草汁2升,松叶4两,青桐白皮4两,枣根白皮3两,防风2两,芎藭2两,白芷2两,辛夷仁2两,藁本2两,沉香2两,秦艽2两,商陆根2两,犀角屑2两,青竹皮2两,细辛2两,杜若2两,蔓荆子2两,零陵香1两,甘松香1两,白术1两,天雄1两,柏白皮1两,枫香1两,生地黄汁5升,生麻油4升,猪鬃脂1升,马鬐膏1升,熊脂2升,蔓荆子油1升。
十全生肌散
主治: 疮疡及久不收口,脓水淋漓,瘘管骨疡。
疗效: 提脓生肌。
组成: 臭牡丹叶(又名矮桐子)。
太和散
主治: 牙齿动摇,龈肉浮肿,虫蚛发痛。
疗效: 去疳牢牙,定疼止痛。
组成: 梧桐律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白茯苓半两,华阴细辛3钱,川芎3钱,升麻3钱,香白芷3钱,麝香半钱,青盐1钱,猪牙皂角(烧存性)2钱。
加味乌须固齿补肾方
主治: 老年肾虚,牙齿动摇疼痛。
疗效: 固齿却痛。
组成: 当归(酒洗)3两,川芎3两,熟地黄3两,川牛膝3两,枸杞子3两,香附子3两,旱莲草3两,胡桐律3两,牙皂角3两,荆芥穗3两,细辛3两,青盐6两。
用药咨询
桐树的作用
问题实体“桐树”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功效和作用。1.清热解毒桐树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其性寒凉,能清除体内火热邪气,缓解因热毒引起的症状。2.祛风止痒该植物有祛风止痒的效果,可治疗皮肤瘙痒等问题。3.活血通络使用后能够起到活血通络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畅的情况。4.利尿消肿上述提及的中药还能够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对于水肿、小便不利等情况有一定的调理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桐树外用对皮肤有一定好处,但若患者存在皮肤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则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产生不良反应。
桐叶有毒吗
桐叶有毒。桐叶含有乌头碱等生物碱类物质,这些物质能与神经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干扰神经冲动传导,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接触或误食桐叶可能导致轻微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如果发现有中毒迹象,应立即停止接触,并寻求医疗帮助。使用桐叶时需确保其无毒或处理得当,以避免潜在风险。
川桐皮的功效
川桐皮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利水消胀、退黄疸等功效作用。由于川桐皮的使用需要谨慎,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1.祛风除湿川桐皮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是因为其辛温散寒、通经活络。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治疗风湿痹阻所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疼痛等症状。可配伍羌活、防风等药物增强疗效。2.活血止痛川桐皮能活血止痛是由于其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行气活血之效。本品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情况。内服外用均可,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进行。3.解毒消肿川桐皮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是因为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毒素排出。对于痈疽初起、红肿热痛等症有较好缓解效果。可煎汤或研末外敷患处。4.利水消胀川桐皮有利水消胀的作用是因为其具有一定的渗透压和利尿作用。适用于水肿、腹水等症候。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汤内服。5.退黄疸川桐皮退黄疸主要是因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从而达到退黄疸的目的。主治湿热黄疸,可单用或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此外,还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皮肤瘙痒等病症。使用川桐皮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及可能存在的禁忌证。同时,不宜长期大量使用以避免潜在不良反应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