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

类别: 祛风湿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③《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委陵菜
【别名】: 翻白菜(《救荒本草》),根头菜,野鸩旁花(《植物名汇》),黄州白头翁(《中国药植志》),龙牙草(《南京民间药草》),天青地白、小毛药、虎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蛤蟆草(《东北药植志》),老鸦翎、老鸦瓜(《山东中药》),地区草(呼和浩特市《医药卫生》(3):42,1972)。
【汉语拼音】: weilingcai
【成份】: 新鲜植物含水分62.39%,抗坏血酸49.4毫克%。干品含水分12.12%、蛋白质9.18%、脂肪4.03%,粗纤维21.89%、灰分7.25%、P2O5-0.26%、Ca0-2.63%。
【加工采集】: 4~10月间采收。将带根全草除去花枝及果枝,晒干。或将地上部分茎叶全部除去,仅用其根。
【药材鉴别】: 为干燥的根或带根的全草,根圆柱形,偶有弯曲,长短不一,直径0.5~1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暗棕色,具有不规则的纵裂纹,栓皮多呈片状剥落;质坚硬,折断面不平坦,皮部与木部极易分离,皮部淡红棕色,木部棕白色。根头部较粗大,并丛生多数黄棕色的叶基部分;羽状复叶,皱缩,小叶多向内对折,边缘向外反卷,背面的绵毛密而长。气微弱,味微苦而涩。以干燥、无花茎,无杂质者为佳。主产于山东、辽宁、安徽。此外,河北、河南、内蒙古、湖北、江苏、广西、福建等地亦产。本品在大部分地区作翻白草入药;少数地区作白头翁使用,称为"黄州白头翁"。
【药理作用】: 委陵菜对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作用较白头翁为弱,参见"白头翁"条。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2.切制:切段。
【功效主治】: 祛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①《中国药植志》:"治阿米巴痢。"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母猪疯,羊癫疯。"③《东北药植志》:"煎汤洗疥疮。"④《贵阳民间药草》:"清热解毒。治赤白痢下,风湿疼痛,瘫痪。"
【性味】: 苦,平。①《救荒本草》:"味苦微辣。"②《山东中药》:"味微苦,性平,无毒。"③《贵阳民间药草》:"涩苦,寒,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研末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撒。
【禁忌】: 孕妇忌服。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归经】: 肝;脾;胃;大肠经
【备注】: (1)同属植物粘委陵菜Potentilla viscosa Donn,西藏以全草作委陵菜入药功效类似。
【植物形态】: 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肥大,圆锥状。茎直立,密生灰白色绵毛。单数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8~11对,顶端小叶最大,两侧小叶向下渐次变小,小叶狭长椭圆形,长2~5厘米,宽8~15毫米,边缘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边缘向下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生白绵毛;托叶长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残羽状裂,密被长绵毛;茎生叶与根生叶同形而较小,小叶1~7对。花多数,顶生,呈伞房状豪伞花序;花萼5裂,裂片广卵形,副萼5片,披针形至线形,均有白绵毛;花瓣5,黄色,倒卵状圆形,凹头;雄蕊多敷,花丝不等长,花药黄色;雌蕊多数,聚生,子房卵形而小。微扁,花柱侧生,柱头小。瘦果卵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光滑,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路边、田旁、山林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临床应用】: ①治疗出血性疾病取新鲜地区草全草2~4两(干品0.5~1两)切碎,水煎2次,两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红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剂,必要时可续服1~2剂。临床观察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过多、鼻出血、咯血、血尿和部分癌症出血共112例,结果治愈66例,有效29例。其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最为满意,内科疾病次之。本品的止血作用以根部最强,如一例大咯血患者服干根1两,次日咯血停止。②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取委陵菜干根制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制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后逐渐增至3.5毫升,每日1~2次。不论口服或注射,均同时用20%溶液60毫升,行保留灌肠,每日1~2次。用药2~10天不等。临床用注射剂治疗52例,治愈49例,好转3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3.4克;口服3例,治愈2例,好转1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82克;肌注加口服治疗9例,治愈8例,好转1例,每例平均总剂量为59.8克。③治疗阿米巴痢疾将委陵菜根茎制成煎剂或流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为20~30克(以生药计算)。3次分服。?数患者并用10%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肠。7~10日为一疗程,必要时休息1、2日再行第二疗程。临床治疗27例,其中包括急性、慢性和慢性隐伏期急性发作者。服药后。发热病例体温均迅违下降,腹痛、里急后重、腹泻及粘液便大多在1~4天消失,大便镜检病原体平均转阴时间为3天。8例经追踪观察,其中1例于1月后复发。因此认为对慢性隐伏性患者,应给予反复彻底的治疗。
【用药部位】: 为蔷薇科植物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
【来自何书】: 《救荒本草》
用药咨询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委陵菜一般具有收敛止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等功效与作用,禁忌慢性腹泻患者食用。1、收敛止泻:委陵菜入药后具有较强的抗炎、杀菌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疾病。2、祛风除湿:委陵菜对风湿引起的麻木、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有很好的止痛作用,与大风藤之类的药物配伍,能起到很好的疏经活络作用。3、清热解毒:委陵菜可以调节肠道的菌群,对治疗肠道的腹泻、痢疾有很好的作用。禁忌慢性腹泻患者食用,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避免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委陵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委陵菜的功效是解毒燥湿、泻火、杀虫止痒以及对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阿米巴原虫等都有有效抑制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委陵菜对阴道滴虫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委陵菜也可用于治疗上焦热盛、泻热利湿,还可以治疗皮肤疮痈。也可以治疗风湿疼痛,有祛风利湿的功效,并常配以白木槿花加水煎服,来加强除风湿、祛风湿疼痛、风瘫等病症的疗效。患虚寒症者不宜食用委陵菜。
委陵菜的功效
委陵菜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跌打损伤、痈肿等病症。委陵菜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热毒血痢,痈肿疮毒,瘰疬,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病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委陵菜进行治疗。另外,委陵菜还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等症状,同时,对于内热上炎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此外,对于热毒引起的痈肿疮毒,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委陵菜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建议服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而且对委陵菜过敏的患者也不建议服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患者在服用委陵菜期间,需要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对身体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