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乌桕叶
【别名】:
卷子叶(《分类草药性》),油子叶(《生草药手册》),虹叶(《岭南草药志》)。
【汉语拼音】:
wujiuye
【成份】:
叶含没食子酸甲酯(methylgall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三十二烷醇(n-dotriacontanol),无羁醇(friedelin),N-苯基苯胺(N-phenyl aniline)。
【药材鉴别】:
干燥叶多破碎,呈茶褐色,具长柄。完整的叶片为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约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叶片基部与叶柄相连处,常有干缩的小腺体2枚,全缘。纸质,易碎。气微,味微苦。产广东、广西等地。
【功效主治】:
治痈肿疔疮,疮疥,脚癣,湿疹,蛇伤,阴道炎。①《纲目》:"治食牛马六畜肉、生疔肿欲死者,捣自然汁一、二碗顿服,得大利,去毒即愈,未利再服。冬用根。"②《生草药性备要》:"薳红者,治跌打,煲酒服之。"③《分类草药性》:"治气痛、瘀血。"④《岭南采药录):"治烂脚、疥癞、蛇伤,取叶煎水洗之。多食狗肉发热,取其薳捣烂冲酒服。"⑤《南宁市药物志》:"治奶疮。"
【性味】:
苦,微温,有毒。《纲目》:"苦,微温,无毒。"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5~4钱;或捣汁冲酒。
【植物形态】:
乌桕 落叶乔木,高达15m,具乳汁。树皮暗灰色,有纵裂纹。叶互生;叶柄长2.5-6cm,顶端有2腺体;叶片纸质,菱形至宽菱状卵形,长和宽约3-9cm,先端微凸尖到渐尖,基部宽楔形;侧脉5-10对。穗状花序顶生,长6-12cm;花单性,雌雄同序,无花瓣及花盘;最初全为雄花,随后有l-4朵雌花生于花序基部;雄花小,10-15朵簇生一苞片腋内,苞片菱状卵形,先端渐尖,近基部两侧各有1枚腺体,萼杯状,3浅裂,雄蕊2,稀3,花丝分裂;雌花具梗,长2-4mm,着生处两侧各有近肾形腺体1,苞片3,菱状卵形,花萼3深裂,子房光滑,3室,花柱基部合生,柱头外卷。蒴果椭圆状球形,直径l-1.5cm,成熟时褐色,室背开裂为3瓣,每瓣有种子1颗;种子近球形,黑色,外被白蜡。花期4-7月,果期10-12月。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台湾。
【临床应用】:
治疗阴道炎取鲜乌桕枝叶10斤,加水20斤煎至10斤。每天用500毫升冲洗阴道1次;洗后用乌桕叶粉喷入阴道内,或将乌桕叶粉装入胶囊,于睡前塞入阴道内,6次为一疗程。治疗霉菌性阴道炎127例,治愈76例,好转33例。
【用药部位】:
大戟种植物乌桕的叶片,植物形态详"乌桕木根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