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叶

类别: 温里药
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②《本草蒙筌》:"下气。"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乌药叶
【别名】: 蒡箕茶(《医林纂要》)。
【汉语拼音】: wuyaoye
【加工采集】: 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aggregata(Sims.)Kosterm.[L.strychnifolia(Sieb.et Zucc.)F.-Vil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效主治】: 温中,理气,止痛。治腹中寒痛,小便滑数,食积,风湿关节痛。①《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②《本草蒙筌》:"下气。"③《医林纂要》:"温中燥脾,消食杀蛔。治腹中寒痛。"
【性味】: 辛;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归经】: 脾;肾经
【植物形态】: 乌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叫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cm,宽1.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mm,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生境分布: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旷野等地。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
【用药部位】: 樟科植物乌药,植物形态详"乌药"条。
【来自何书】: 《本草拾遗》
同类温里药
丁香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肉桂
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癥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①《本经》:"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②《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齆: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 ③《药性论》:"主治:几种心痛,杀三虫,主破血,通利月闭,治软脚,痹、不仁,胞衣不下,除咳逆,结气、痈痹,止腹内冷气,痛不可忍,主下痢,鼻息肉。杀草木毒。" ④《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破痃癖癥瘕,消瘀血,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 ⑤《珍珠囊》:"去卫中风邪,秋冬下部腹痛。" ⑥《医学启源》:"补下焦不足,治沉寒肩冷及表虚自汗。《主治秘要》:渗泄,止渴。" ⑦《用药心法》:"敌寒邪,治奔豚。" ⑧王好古:"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 ⑨《纲目》:"治寒痹,风瘖,阴盛失血,泻痢,惊痢。""治阳虚失血,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辣椒
温中,散寒,开胃,消食。治寒滞腹痛,呕吐,泻痢,冻疮,疥癣。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消宿食,解结气,开胃口,辟邪恶,杀腥气诸毒。"②《百草镜》:"洗冻瘃,浴冷疥,泻大肠经寒澼。"③《药性考》:"温中散寒,除风发汗,去冷癖,行痰逐湿。"④《食物宜忌》:"温中下气,散寒除湿,开郁去痰,消食,杀虫解毒。治呕逆,疗噎膈,止泻痢,祛脚气。"⑤《药检》:"能祛风行血,散寒解郁,导滞,止澼泻,擦癣。"
更多同类温里药
用药咨询
乌药治三叉神经痛吗
乌药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出现三叉神经痛,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乌药是一种中药,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寒疝腹痛、睾丸肿痛、月经不调等病症。而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可能与颅内肿瘤、炎症等因素有关。由于乌药具有一定的行气止痛功效,因此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疼痛症状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使用乌药无法达到治愈的目的,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则需要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如果患者存在上述情况,还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等情况的发生。
何首乌药片多少一瓶
通常情况下,何首乌药片的规格一般是每片20片,每瓶装240片。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味苦、甘,性微温,归肝、心、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虚人精血不足、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等病症。同时,对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另外,对于肝肾阴虚所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何首乌药片通常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微、味微苦。何首乌药片一般每片20片,每瓶装240片。患者在服用何首乌时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同时,对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何首乌药性是什么
何首乌的药性通常是苦、甘、涩、微温,归肝、心、肾经,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1、苦何首乌的苦味主要来源于首乌的含苷部分,该物质在临床上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精血亏虚所导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同时对于肝肾阴虚所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腰膝酸软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甘何首乌的甘味主要来源于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该物质在临床上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同时对于精血亏虚所导致的须发早白、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3、涩何首乌的涩味主要来源于何首乌的种子,该物质在临床上具有固精止涩、润肠通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导致的遗精滑精、带下白浊、肠燥便秘等症状。4、微温何首乌的微温性主要来源于何首乌的炮制加工品,该物质在临床上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肾阴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须发早白等症状,同时对于精血亏虚所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腰膝酸软等症状,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5、禁忌对于脾胃虚弱、呕吐、腹泻、腹痛等患者,要慎用何首乌,以免加重病情。同时对于何首乌过敏的患者也要禁止使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如果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症状持续没有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