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

类别: 平肝息风
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疮。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⑥《本草述》:治疠风。⑦《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蜈蚣
【别名】: 蝍蛆(《庄子》),吴公(《广雅》),天龙(《纲目》),百脚(《药材学》),嗷高姆(朝名)。
【英文名称】: Scolopendra。
【汉语拼音】: Wugong
【成份】: 含二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组氨酸、精氨酸、鸟氨酸、赖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牛磺酸、谷氨酸。同属动物ScolopendramorsitansL.的血蛋白质,在电泳时得五个区分,第一区分似人的血清白蛋白,二区分为α1-球蛋白,三区分为α2-球蛋白,四区分为γ-球蛋白,五区分的蛋白质,与人的不同;又其血不含纤维蛋白元样物质,因此不能凝固。
【加工采集】: 4~6月间捕捉,捕得后,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头尾两部,绷直晒干;或先用沸水烫过,然后晒干或烘干。有些地区于冬季在阴湿处埋下鸡毛、鸡骨等物,引诱蜈蚣在此产卵繁殖,至翌春捕捉。
【药材鉴别】: 干燥全虫,呈扁平长条形,长约9~16厘米,宽约5~10毫米。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的棱线。腹部棕黄色,瘪缩。足黄色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头部及尾部有加工时所穿的孔。断面有裂隙或空虚。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以身干、条长、头红、足红棕色、身黑绿、头足完整者为佳。主产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药理作用】: ①抗肿瘤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能使小白鼠的精原细胞发生坏死、消失,说明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利用死亡癌细胞易被低浓度的伊红着色的特点,体外实验证明,蜈蚣水蛭注射液对癌细胞红染率为阳性。蜈蚣水蛭对小白鼠肝癌瘤体的抑制率为26%,属于微效,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但长期应用对肝脏有损伤。化癌丹(内含昆布、海藻、龙胆草、全蝎、蜈蚣、醋炒大米等)对小白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用灌胃法较药物混入饲料中喂食的方法所得效果为好。②止痉作用止痉散(全蝎、蜈蚣)每天1克,连服1、3、9天之后,对卡地阿佐、士的宁、纯烟碱的半数惊厥量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用,在同剂量时蜈蚣抗上述3药的惊厥效价比全蝎高,而对盐酸古柯碱性惊厥则无效。③抗真菌作用蜈蚣水浸剂(1: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炮制】: 蜈蚣:拭净,除去头足,剪断用。酒炙蜈蚣:将蜈蚣除去失足,折断,酒润后,微火焙干。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于土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后,去木末,去足、甲用。②《纲目》:今人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
【功效主治】: 祛风,定惊,攻毒,散结。治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癥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①《本经》:主啖诸蛇虫鱼毒,温疟,去三虫。②《抱朴子》:末,以治蛇疮。③《别录》: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④《日华子本草》:治癥癖。蛇毒。⑤《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瘴、蛇伤。⑥《本草述》:治疠风。⑦《玉楸药解》:拨脓消肿。
【性味】: 辛,温,有毒。①《本经》:味辛,温。②《别录》:有毒。③《玉楸药解》:味辛,微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禁忌】: 孕妇忌服。①《本草衍义》:畏蛞蝓。②《纲目》:畏蜘蛛、鸡屎、桑皮、白盐。③《本草经疏》:小儿慢惊风,口噤不言,大人温疟非烟岚瘴气所发,心腹积聚非虫结蛇瘕,便毒或脓将溃,咸在所忌。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副作用】: 毒性:小鼠口服给24hLD50为9.90g/kg(9.63-10.18g/kg);小鼠腹腔注射24hLD50为6.66g/kg(6.48-6.84g/kg)。用18-20g小鼠共60只,剂量为1g/kg,观察lwk,无死亡。亚急性毒性:50-55gWistar大鼠,每日1次ig给药的最大剂量为2g/kg,连续15d,分别死亡动物,检查血象、NPN,脏器病理切片光镜检查等均未见异常。蜈蚣毒液ip小鼠的LD50为22.5mg/kg。大剂量时小鼠表现为极不稳定、抽搐,然后在几分钟之内死亡。小剂量时表现为站立不稳呼吸急速和衰竭,惊厥等,可能逐渐恢复或死亡。
【归经】: 肝经
【植物形态】: 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生境分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栽培:生活习性,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尤喜小昆虫类,也食蛙、鼠、蜥蜴及蛇类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每年秋、冬季气温低于15℃以下,即蛰伏在石下10-15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蜈蚣雌雄异体,卵生,并有孵卵、育幼的习性。3年蜈蚣性成熟后,一般在每年5-9月的夜间交配,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5年。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上旬为产卵盛期。每年产卵1次。每产20-60粒,产完卵后,将卵抱在步足之间。抱卵孵化时间长达35-45天。位随着幼虫生长,一生蜕皮数次。养殖技术,蜈蚣饲养常采用箱养、缸养、池养等法。饮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春、秋季饲养地鳖虫、蚯蚓饲喂蜈蚣等方法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作,温度不能低于0℃。
【临床应用】: ①治疗结核病取蜈蚣去头足焙干研末内服,每次量约为3~5条,每日2~3次。治疗7例不同类型的结核病: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肋膜炎、肺结核、散发性结核、肋骨结核、乳腺结核与颈淋巴结结核,均治愈。服药2周后,首先见到食欲增加,面色转红;其后体重、体力亦见增加。服药期间未发现毒性反应。②治疗百日咳取蜈蚣、甘草等分,焙干研末口服,每日3次,每次1~2岁1.5克,3~4岁2克。连服5~7天为一疗程。治疗500余例,有效率90%。③治疗癌症蜈蚣晒干研末,每日量约2~3条蜈蚣,分次服。或以蜈蚣100条制成200毫升注射液,每天用2~4毫升,于病灶基底部浸润注射。以上述方法治疗胃癌7例,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2例;食道癌1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肺癌3例,无效;乳腺癌3例,显效2例,无效I例;皮肤癌3例,治愈2例,无效1例;唇腺癌1例,无效;子宫颈癌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5.12%。实践中观察到,本药对于癌肿溃疡患者疗效较明显,多在用药后1月内见到溃疡明显缩小。有2例皮肤癌患者经用蜈蚣注射液治疗(其余癌症均口服给药)25~30天后,即出现癌组织坏死脱落,病理科复查见癌细胞萎缩退化,代之以炎性细胞和结缔组织,可认为已达临床痊愈。蜈蚣用量最多有每日用至6条者。亦未见到毒性反应。④治疗颌下淋巴腺炎取干蜈蚣2条,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一般3~4天即可治愈。治疗6例,皆有效果。本药对急性与早期效果好;对慢性或晚期化脓性者能控制其扩散而加速局限,并有消除疼痛与肿胀的作用。⑤治疗骨髓炎取蜈蚣焙干研末,以0.5克装入胶囊或压片内服,每次1克,每日3次,小儿减半;同时用凡士林纱条拌药粉敷于瘘管内,每天1次。治疗慢性骨髓炎28例,治愈3例,好转25例;急性骨髓炎1例,病情好转。本药对急慢性骨髓炎有抗炎、促进骨包壳新生,及使瘘管愈合的作用。但必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期及时切开排脓,慢性期取出死骨,始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⑥治疗甲沟炎取蜈蚣1条,雄黄、枯矾各5分,共研细末;另取新鲜鸡蛋1只,一端打破,倾出部分蛋白以手指插入不溢出为标准,然后将药粉装入蛋内搅匀,患指即从蛋孔处插入,用小火沿着蛋壳围烘1小时以上。以患指有温热感为度,根据病情轻重每日烘烤1~2次,烘治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治疗12例,均获满意效果。一般烘治后疼痛很快消失,炎肿亦随即消退。多数病例治疗1~5次症状即可痊愈。如围烘后局部迅速形成脓肿,可以无菌操作切开排脓。⑦治疗烧烫伤取活蜈蚣若干条,用麻油浸泡半个月。油以浸过蜈蚣面为度。Ⅰ度烧烫伤用蜈蚣油涂患处,Ⅱ~Ⅲ度用纱布浸蜈蚣油敷患处,绷带包扎。治疗13例烫伤,4例烧伤,多数用药1~2次(最多3~4次)即愈。
【用药部位】: 为大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或其近缘动物的干燥全虫。
【来自何书】: 《本经》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平肝息风药
牡蛎
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疠痰核,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泛酸。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1)益阴潜阳:生用治阴虚阳亢之潮热盗汗、头痛眩晕、烦躁失眠等症。(2)软坚散结:生用治瘰疬、肿块。(3)固涩:煅用治多汗、遗精、带下、崩漏、泄泻等,常与龙骨配伍。(4)也可用于胃酸过多,常配乌贼骨。①《本经》:"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②《别录》:"除留热在关节荣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止汗,心痛气结,止渴,除老血。涩大小肠,止大小便,疗泄精,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③《药性论》:"主治女子崩中。止盗汗,除风热,止痛。治温疟。又和杜仲服止盗汗。病人虚而多热,加用地黄、小草。"④《本草拾遗》:"捣为粉,粉身,主大人小儿盗汗,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⑤《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⑥《珍珠囊》:"软痞积。又治带下,温疟,疮肿,为软坚收涩之剂。"⑦《纲目》:"化痰软坚,清热除湿,止心脾气痛,痢下,赤白浊,消疝瘕积块,瘿疾结核。"⑧《医学衷中参西录》:"止呃逆。"⑨《现代实用中药》:"为制酸剂,有和胃镇痛作用,治胃酸过多,身体虚弱,盗汗及心悸动惕、肉瞤等。对于怀孕妇及小儿钙质缺乏与肺结核等有效。"
天麻
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 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龙胆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①《本经》;"主骨间寒热,惊瘸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②《别录》:"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③《药性论》:"主小儿惊痫入心,壮热骨热,痈肿;治时疾热黄,口疮。"④《日华子本草》:"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疮疥,明目,止烦。"⑤《本草图径》:"古方治疸多用之。"⑥《履巉岩本草》:"治酒毒便血,肠风下血。"⑦《医学启源》:"治黄目赤肿,睛胀,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主治秘诀》云:治下部风湿及湿热,脐下至足肿痛,寒湿脚气。"⑧《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疮疥毒肿。"⑨《医学入门》:"治卒心痛,虫攻心痛,四肢疼痛。"⑩《纲目》:"疗咽喉痛,风热盗汗。"
更多同类平肝息风药
用药咨询
【老中医用蜈蚣治疗癌症?】
【老中医用蜈蚣治疗癌症?】老中医一般不用蜈蚣来治疗癌症。虽然蜈蚣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是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并不能完全治愈癌症。蜈蚣是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通络、攻毒散结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心腹疼痛、骨鲠咽喉等病症。而癌症属于一种恶性肿瘤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的细胞在多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突变所导致的。如果患者存在上述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蜈蚣进行治疗,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病情进展的效果。但由于蜈蚣只是一种中药,其药效有限,无法达到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因此并不能够完全治愈癌症。对于确诊为癌症的患者还需要及时配合专业的医生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切除,同时还要遵医嘱服用化疗药物巩固治疗,比较常用的药物有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等,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另外,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随时关注疾病的恢复情况。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再次就医诊治。
飞天蜈蚣草泡酒能治蛇缠腰吗
飞天蜈蚣草一般是指蜈蚣草,蛇缠腰通常是指带状疱疹。通常情况下,使用蜈蚣草来泡酒是不能治疗带状疱疹的。蜈蚣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改善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而带状疱疹通常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斑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且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酒精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刺激,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盲目饮用,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甚至还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搔抓患处,以免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发生。若期间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时,则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蜈蚣酒治尖锐湿疣吗?】
【蜈蚣酒治尖锐湿疣吗?】使用蜈蚣酒治疗尖锐湿疣一般没有用。虽然蜈蚣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是并不具有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并不能够杀灭人乳头瘤病毒。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患者通常会出现阴部出现菜花状、鸡冠状等赘生物的情况。而蜈蚣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息风止痉、攻毒散结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果患者存在中暑、喉风、蛇虫咬伤等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蜈蚣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蜈蚣不具备直接对抗人乳头瘤病毒的作用,所以并不能够达到治愈尖锐湿疣的效果。对于患有尖锐湿疣的患者,建议在医生的操作下采用激光疗法或者冷冻疗法等方式来进行处理。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避免不洁性生活。另外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随时关注病情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