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黄草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溪黄草
【别名】: 熊胆草、血风草、溪沟草、山羊面、台湾延胡索、土黄连、香茶菜、山熊胆、黄汁草
【英文名称】: Herba Isodi Lophanthoidis。
【汉语拼音】: xi huang cao
【成份】: 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加工采集】: 夏、秋采收。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1)溪黄草 茎枝方柱形,密被倒向微柔毛。叶对生,常破碎,完整叶多叟缩,展开后呈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cm,两而沿脉被微柔毛,叶柄长1-1.5cm。聚伞花序具梗,由5至多数花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狭卵形至条形,密被柔毛;花萼钟状长约1.5mm,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并夹有腺点;萼齿三角形,近等大,与萼筒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5mm,花冠筒近基部上面浅囊状,上唇4等裂,下唇舟形;雄蕊及花柱不伸出于花冠。 (2)线纹香茶菜 茎枝方柱形,具槽,被短柔毛。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开后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8.8cm,上面被具节微硬毛,下面被具节微硬毛并布满褐色腺点;圆锥花序由聚伞花序组成,苞片卵形,被短柔毛;花萼长约2mm,外具串珠状具节长柔毛,布满红褐色点;花冠白色,具紫色斑点;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 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1)溪黄草非腺毛少,圆锥形,较短,1-3(-4)个细胞组成,基部细胞多膨大,顶端尖,疣突密且明显,下表面同叶脉处有明显波状纹线,毛茸密,近平匍状或斜向着生,有时顶端细胞主糨成弧形;腺鳞略呈平碟形,有四条棱突。 (2)线纹香茶菜 非腺毛多,宽圆锥形略扁瘪,1-5(-9)个细胞组成,顶端略呈三角形,向前下方略弯,表面有密点状突起,近基部细胞宽可至110-150μ ,表面有纵向或放射状突起的波状纹理。
【药理作用】: 溪黄草有效成分溪黄草素A,尾叶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1]。
【功效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痢疾,肠炎,癃闭,跌打瘀肿。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退黄。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清肝利胆,退黄祛湿,凉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肿。"
【性味】: 味苦;性寒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凉。" 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苦,寒。" 归肝;胆;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3两)。
【禁忌】: 脾胃虚寒者慎服。
【归经】: 归经_肝经
【植物形态】: 线纹香茶菜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茎直立,四方形,分枝,稍被毛。叶对生,纸质,揉之有黄色液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9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被稀疏的短细毛,下面近无毛,有红褐色的腺点;具柄。花细小,淡紫色,集成聚伞花序再排成腋生圆锥花序;萼钟状,有5齿,2唇形,结果时增大,外面有红褐色腺点和疏短毛;花冠2唇形,上唇短,有裂片4,裂片宽而反折,下唇作船形,全缘,比上唇长;雄蕊4,2长2短,伸出于花冠筒外。果实由4个小坚果组成,藏于萼的基部。花期5~10月。 生于溪边、沟旁或山谷湿润处,广州有栽培。分布我国中部、南部和西南部。
【临床应用】: 近期对香茶菜属中二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有许多药理研究报道,而以前者为多,如抗菌、抗炎、抗病毒作用、抗肿瘤作用、护肝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血管作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卢长安 溪黄草 等作了山地香茶菜提取物对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实验研究,表明它对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溪黄草能否按照此思路进一步做一些药理研究,至今见诸报道的很少。廖雪芬等用线纹香茶菜、狭基线纹香茶菜、溪黄草的水提取物作了一些药理实验,结果表明三者均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部炎症反应,降低CCl4引起小鼠肝损伤后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作用,而狭基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的提取物能对抗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作用,说明三者都具有消炎利肝的作用。临床上,线纹香茶菜因清热利湿褪黄等功效,故广泛作为消炎利胆片、复方胆通片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近期有报道用溪黄草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00例,用溪黄草与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参等制成制剂治疗乙肝68例(有效率84%),用溪黄草与其他药制成“炎瘤宁栓剂”等。   溪黄草能治乙肝吗   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祛湿的功效,其实溪黄草是不能治疗慢性肝炎的,若是急性感染性的黄疸型乙肝可以用溪黄草做急性治疗,便是慢性乙肝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否则有可能延误病情,进而增加治愈的难度。 中草药溪黄草对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小三阳效果却非常有限
【用药部位】: 为唇形科植物线纹香茶菜的全草。
【来自何书】: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更多合适的中成药
同类清热药
决明子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①《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益精光。" ②《别录》:"疗唇口青。" ③《药性论》:"利五脏,除肝家热。" ④《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末涂,消肿毒,熁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衄;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⑤《本草衍义补遗》:"解蛇毒。"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五疳,擦癣癞。" ⑦《医林纂要》:"泻邪水。" ⑧《湖南药物志):"明目,利尿。治昏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肝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小儿疳积,夜盲,风热眼痛,习惯性便秘。"
连翘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灯笼草
清热,行气,止痛,消肿。治感冒,痄腮,喉痛,咳嗽,腹胀,疝气,天疱疮。①《陆川本草》:"行气,消胀,利尿。治腹胀,睾丸炎,疝气。"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杀虫,止痛消肿。治热眼,喉痛,咳嗽;外敷毒疮,并熏洗阴囊肿大。"③《生草药手册》:"内服治伤寒或小肠疝气。外洗治天疱疮。"④《中国药植图鉴》:"功同酸浆。"⑤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发热,腮腺炎,支气管炎,疱疹,疖疮,疝气痛。"
更多同类清热药
用药咨询
莓茶和溪黄草的区别
莓茶和溪黄草的区别主要在于成分不同、功效不同、治疗病症不同、注意事项不同、性味归经不同等,患者使用时需要遵医嘱。1、成分不同莓茶主要是由葡萄科蛇葡萄属植物莓茶的叶或者全草入药,而溪黄草是一种中药材。2、功效不同莓茶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而溪黄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的功效。3、治疗病症不同莓茶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病症,而溪黄草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等病症。4、注意事项不同莓茶性寒,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饮用,以免加重病情。而溪黄草不建议脾胃虚寒的患者服用,以免加重病情。5、性味归经不同莓茶味苦、性寒,归心、肝经。而溪黄草味苦、性寒,归肝、胆、脾、大小肠经。另外,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莓茶和溪黄草,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溪黄草用量一般多少克
溪黄草一般指的是溪黄草颗粒,没有明确规定的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溪黄草颗粒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溪黄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黄疸等。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溪黄草颗粒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因此用药剂量也会有所差异,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用药,不可以私自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患者在服用溪黄草颗粒期间,要避免与滋补性的中药同时服用,以免影响药效。另外,对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要禁止服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在用药期间,患者要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以免影响药效。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提高抵抗力。
长期喝溪黄草有什么效果
长期喝溪黄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利水消肿、健脾消食、保肝护肝等效果。溪黄草属于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归肝、胆、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泄泻、痢疾等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溪黄草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作用。此外,溪黄草还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如果存在脾虚食少、脘腹胀满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溪黄草还具有保肝护肝的功效,如果存在肝火旺盛引起的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虽然溪黄草的功效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使用,特别是对该药物过敏者、脾胃虚寒者等。如果患者盲目服用以后,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损伤,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以后再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用药期间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