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肪

类别: 祛风湿
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②《别录》:"长毛发须眉。"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雁肪
【别名】: 鹜肪(《本经》),雁膏(盂洗)。
【汉语拼音】: yanfang
【加工采集】: 为鸭科动物白额雁、鸿雁等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ser albifrons(Scopoli)2.Anset cygnoides(Linnaeus)采收和储藏:冬季捕捉,除去羽毛及内脏后,剥取脂肪,鲜用或炼油备用。
【功效主治】: 活血法风,清热解毒。治中风偏枯,手足拘挛;心胸结热,痞塞呕逆;疮痈、发脱不长。①《本经》:"主风挛拘急偏枯,气不通利。"②《别录》:"长毛发须眉。"③崔禹锡《食经》:"主风热烦心,驻面色,理腰脚痿弱。"④孟诜:"雁膏可合生发膏,仍治耳聋。"⑤《日华子本草》:"脂和豆黄作丸,补劳瘦,肥白人。"⑥《纲目》:"涂痈肿耳疳。又治结热胸痞呕吐。"
【性味】: 甘,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吴普本草》:"神农,岐伯、雷公:甘,无毒。"③崔禹锡《食经》:"味甘,小冷。"
【用法用量】: 内服:熬油或煎汤。外用:涂敷。
【归经】: 心;肝;胃经
【植物形态】: 1.白额雁,雄鸟体长约70cm,雌鸟较小。嘴扁平,被有软皮,肉色或玫瑰色,尖端具角质嘴甲,灰色或白色。虹膜棕色。嘴基和前额皆有白色横纹。头和颈、背部羽毛棕黑,羽缘灰白色。尾羽亦棕黑色,羽缘白色。胸、腹部棕灰色,布有不规则黑斑。幼鸟无此黑斑,嘴基亦无白纹。腿和脚橙黄色,有4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前3趾间具蹼,后1趾小而不着地,蹼淡黄色;爪短而钝,白色或黑色。2.鸿雁,雄鸟成体长约90cm,雌鸟较雄鸟为小,雌雄羽毛相似。嘴裂基部有2条黑褐色颚纹,颏及喉棕红。头顶至枕部为棕褐色,向后渐深。颈部除正中棕褐色外,余均白色。背肩、三级飞羽暗褐色,羽缘淡棕色;初级飞羽灰褐,端部转黑褐色;次级飞浓褐;翅上覆羽灰褐,羽缘棕白以至白色。下背和腰黑褐色。前颈下部和胸部均淡肉红色,向后渐淡至下腹转为纯白色。胁部暗褐,羽缘棕白。翅下覆羽及腋羽暗灰。尾羽暗褐色,尾上覆羽前褐后白,尾下覆羽和尾侧覆羽纯白。嘴黑色,雄雁的上嘴基部有一瘤状突。虹膜赤褐色或褐色,趾跖橙黄色,爪黑色。生境分布:栖息于旷野、湖泊、河川和沼泽地带,有时也可见于森林中在草原和茂密的芦苇间筑巢。以植物为主要食物,也吃少量贝类。每年4-5月产卵,每窝5-8枚,呈乳白色。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南部、包头、阿尔泰山脉、黄河上游、河北、青岛;长江下游;福建、台湾。
【用药部位】: 为鸭科动物白额雁等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雁肉"条。
【来自何书】: 《本经》
用药咨询
乳肪疼痛
乳肪疼痛可能是乳腺组织增生或乳腺炎所致。乳肪疼痛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乳腺组织增生有关;也可能是由细菌入侵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反应所致。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乳房内脂肪分布不均,从而引发疼痛感。此外,还应考虑是否存在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疾病的可能性。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乳房不适,但需要通过专业检查来确定诊断。针对乳肪疼痛的情况,建议患者避免穿着过紧的内衣,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自我检查,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以获得进一步评估和治疗方案。
雁肉孕妇
孕妇可适量吃雁肉。雁肉富含优质蛋白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能够为孕期女性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胎儿健康发育。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避免因过多热量摄入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如果孕妇对雁肉过敏,则不建议食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对于雁肉或其他食材的摄入,应遵循“适量”原则,并结合自身消化吸收能力而定。必要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以确保孕期饮食的安全与合理。
雁肉的功效
雁肉具有补中益气、养血、祛风解毒、止痛等功效和作用。1.补中益气从中医食疗的角度来讲,雁肉具有一定的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效果,对于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萎黄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2.养血雁肉入肝经,能补肝血,适用于治疗因肝血不足所致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等症状。3.祛风解毒雁肉性平,味甘咸,归脾、胃经,有祛风解毒之效,可辅助改善风湿痹痛、痈疽肿毒等不适症状。4.止痛雁肉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食用雁肉时需注意适量原则,避免过量摄入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此外,对雁肉过敏者应禁用,以免引起皮疹、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