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皮

类别: 其它
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退目翳,止泻痢。"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杨梅树皮
【别名】: 杨梅皮
【汉语拼音】: yangmeishupi
【成份】: 含杨梅树皮甙、杨梅树皮素、大麻甙;又含鞣质。
【加工采集】: 春初,剥取树皮。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树皮、根皮水煎液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菌作用。2.止血作用 根皮干粉,对大犬股动脉游离半切断,加压2min,即见止血。
【功效主治】: 治痢疾,跌打损伤,目翳,牙痛,汤火伤,恶疮疥癞。①《日华子本草》:"煎汤洗恶疮疥癞。"②《纲目》:"煎水漱牙痛,服之解砒毒,烧灰油调,涂汤火伤。"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退目翳,止泻痢。"
【性味】: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性温,味苦辛涩,无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7钱;浸酒或入丸剂。外用: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
【禁忌】: 《泉州本草》:"孕妇忌服。"
【归经】: 肝;胃经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色稍淡,平滑无毛,有金黄色腺体。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常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形,长约3cm,黄红色;雄花具1苞,卵形,先端尖锐,小苞2-4片,卵形,雄蕊5-6枚;雌花序为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5cm,常单生于叶腋;雌花基部有苞及小苞,子房卵形,花柱极短。有2枚细长柱头。核果球形,径约1.8cm,外果皮暗红色,由多数囊状体密生而成,内果皮坚硬,径约9mm,内含无胚乳的种子1枚。花期4月。果期6-7月。生境分布: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用药部位】: 为杨梅科植物杨梅树皮,植物形态详"杨梅"条。
【来自何书】: 《纲目》
用药咨询
白杨梅树根的功效
白杨梅树根的功效包括理气止血、解毒消肿、调节脾胃等。1、理气止血:杨梅具有理气止血作用,可治疗腹痛、咯血等疾病。也可以在阳光下晒干,直接用水煎服。当创伤性出血时,也可以压碎杨梅根并涂抹在出血部位,这样也可以尽快止血。2、解毒消肿:杨梅入药后有解毒作用,当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皮肤肿痛或溃疡时,可以直接将杨梅煎煮服用,剩余的药物残渣敷在患处,可以尽快解毒,减轻肿痛症状。3、调节脾胃:杨梅根能调节脾胃,改善胃肠消化功能,缓解和预防脾胃不和、呕吐等疾病。当消化不良时,服用适量杨梅根可以缓解症状。患者在服用期间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饮食方面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白杨梅树根的功效和作用
白杨梅树根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痢疾、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但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祛风除湿白杨梅根药性辛、苦,微温。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2、舒筋活络白杨梅根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腰腿痛、关节酸痛、筋骨麻木等病症。3、止咳平喘白杨梅根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哮喘等病症。4、清热解毒白杨梅根药性辛、苦,微温。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热毒痢疾、咽喉肿痛、疔疮痈肿等病症。5、其他白杨梅根还具有利尿消肿、止痛等作用。白杨梅根可以煎汤内服,也可以捣敷外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用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山杨梅树根泡药的功效与作用
山杨梅树根泡药具有理气止血、解毒消肿、收敛止痛等功效与作用。山杨梅树根泡药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炎、抗菌能力,平时不小心烧伤或烫伤时,用其来治疗,既可以防止感染,又能够减轻痛苦,还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山杨梅树根泡药还可以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对脾胃不和、胃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病症,都有缓解和预防作用。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