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李根

类别: 理气药
治龋齿痛,气滞积聚。①《本经》:"主齿断肿,龋齿,坚齿。"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治齿痛,宣结气,破积聚。"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热发作汤浴。风蚛牙,浓煎含之。"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郁李根
【汉语拼音】: yuligen
【加工采集】: 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rasus japonica(Thunb.)Lois[Prunus japonica Thunb.]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
【功效主治】: 治龋齿痛,气滞积聚。①《本经》:"主齿断肿,龋齿,坚齿。"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治齿痛,宣结气,破积聚。"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热发作汤浴。风蚛牙,浓煎含之。"
【性味】: 苦酸,凉。①《日华子本草》:"凉,无毒。"②《纲目》:"酸,凉,无毒。"③《现代实用中药》:"味苦酸,性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含漱。
【归经】: 脾;胃经
【植物形态】: 1.郁李,落叶灌木,高1-1.5m。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的纵条纹;幼枝黄棕色,光滑。叶互生;叶柄长2-3mm,被短柔毛;托叶2枚,线形,早落;叶片通常为长卵形或卵圆形,稀为卵状披针形,长3-7cm,宽1.5-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边缘缺刻状尖锐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无毛或有稀疏柔毛。花先叶开放或花叶同开,1-3朵簇生,花梗长5-10mm,有棱;萼筒陀螺形,长宽近相等,无毛,萼片椭圆形;雄蕊约1cm;核表面光滑。花期5月,果期7-8月。生境分布:1.郁李生长在向阳山坡、路旁或小灌木丛中。资源分布:1.郁李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浙江等地。
【用药部位】: 为蔷薇科植物郁李的根,植物形态详"郁李仁"条。
【来自何书】: 《本经》
同类理气药
陈皮
降真香
理气,止血,行瘀,定痛。治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①《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②《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③《玉楸药解》:"疗梃刃损伤,治痈疽肿痛。"④《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艾叶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更多同类理气药
相关文章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