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菜

类别: 驱虫药
《纲目拾遗》:"疗小儿腹中虫积,食之即下。"
举报/反馈
药材说明
【药材名称】: 鹧鸪菜
【别名】: 蛔虫菜、乌菜、石疤(《中国经济海藻志》)。
【汉语拼音】: zhegucai
【成份】: 全藻含L-α-海人草酸与一种甙"海人草素";尚分离出甾醇,主要为胆甾醇。
【加工采集】: 4~9月采收,洗净,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用。
【药材鉴别】: 1.取鹧鸪菜适量,经过粗提,得海人草酸粗品(1-2mg),加入1-2ml 0.2%香草醛丙酮溶液,于水浴上加热,挥去丙酮,残渣加2ml 1%氢氧化钠乙醇液,显橙色。(海人草酸反应)。2.取粗提物的甲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以0.2%吲哚醌丙酮溶液,70℃加温后呈橙色。(海人草酸反应)
【药理作用】: ①驱蛔作用美舌藻煎剂在玻皿内可杀死蚯蚓,能使蛔虫(猪或人的)先兴奋后抑制;用蛔虫活动描记法,5%美舌藻生理盐水溶液,可使猪蛔虫抑制乃至麻痹;成人或儿童服用美舌藻煎液,多数在次晨排出蛔虫,驱蛔率高者可达80%,但虫卵转阴率很低(约20%)。驱蛔有效成分为水溶性物质,持久的高热可致部分破坏,甚或失效,干品久贮,也可降低药效。海人草酸驱蛔的阴转率也不高,单用(10~50毫克顿服)时大约为50%;如与山道年合用(两者比例为山道年100毫克,海人草酸5~10毫克),效果较好。②其他作用水浸浓缩液虽能抑制离体蛙心,但对离体兔心、在位犬心、大鼠下肢灌流皆无显著影响;麻醉犬静脉注射时,血压亦有些下降,但有快速耐受性,它能兴奋离体兔肠,引起节律性,甚至强直性的收缩,这可能与临床上少数病人服药后出现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有关。③杀蝇作用用发霉后的美舌藻效力较强,认为可能是发霉后变质产物或霉菌所致,但所用蝇数较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炮制】: 去掉泥土,洗净。切制: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功效主治】: 《纲目拾遗》:"疗小儿腹中虫积,食之即下。"
【性味】: 性味:咸;平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黑色,扁平,叶状,长1-4cm;具有不规则叉状分枝,节间狭长,类圆形,节部缢缩。叶片中央有明显的中肋;中肋分枝点常有次生副枝,有时生出毛状根。膜质。气腥,味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30-60g;小儿酌减;或干品研末。当晚临睡前和次晨空腹两次分服。
【禁忌】: 凡低血压,孕妇慎用。
【副作用】: 美舌藻煎液给小鼠灌胃,毒性很低。对其他实验室动物亦几乎无毒。人服用时副作用亦少见,偶有轻微腹泻、恶心、短暂头晕等。
【归经】: 肾;大肠经
【植物形态】: 美舌藻藻体丛生,长1~4厘米,紫色(干燥后黑色),叶状,扁平而窄细,不规则的叉状分歧,常自腹面的分歧点生出假根,借以附着于岩石上。节间为窄长椭圆形,节部缢缩。叶片的中央部位有长轴细胞,延伸至顶端,形成明显的中肋。中肋的分歧点常生出一些次生副枝。四分孢于囊集生于枝的上部。囊果球形,生于体上部腹面的中肋上。成熟期春、夏间。繁生于温暖地区河口附近的中、高潮带的岩石上、防波堤以及红树皮的荫面。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均有分布。
【临床应用】: 驱蛔据1000余例的观察,排虫总有效率约为84~88%。其中60%以上的病例在服药后24小时内排出蛔虫,最早为3~6小时,最迟达3~5天。排虫次数1~5次不等。排出虫数最少1条,最多达114条,多数在1~10条之间。据部分病例观察,服药后虽有虫体排出,但一般不能完全排尽。曾对93例在服药后3周复查大便,结果均有蛔虫卵,但数目较治疗前减少。因此认为服药1次不能达到根治目的。根据排出虫体有死有活的情况,认为本品既有驱虫又有杀虫的作用,可能当药量少时仅使蛔虫遭受刺激而被驱出,但当药量较多,作用时间较长时即起杀虫作用。或认为当蛔虫受药物刺激后先起兴奋性扰动,后渐呈麻痹状态以致死亡。小孩肠道敏感性较高,在蛔虫受刺激起兴奋性乱动时,增强了肠道腺体分泌,从而促进了肠蠕动,致使蛔虫在短期内排出体外,所以在12岁以下儿童排出的蛔虫多数是活的,且大多数在24小时排出;年龄较大者由于大脑皮层抑制性增强,排粪渐趋定时,每日大便次数减少,这样蛔虫在肠道较久,有机会与药液保持长时间的接触,故排虫多在服药3日后,排出的虫体多数是死的,有的虫体表皮有破烂现象。用法:㈠干鹧鸪菜500克,水煎3次,滤液混合浓缩成500毫升。2~5岁每次5毫升,6~10岁10毫升,11~15岁15毫升,16岁以上20毫升。于当晚临睡前和次日早饭前,或上午9时和下午4时各服1次。㈡取新鲜美舌藻洗净,加盐、油调味炒作菜肴,或和鸡蛋炒食;亦可将其烘干研粉,与面粉和匀制成饼干服用。剂量:成人每次4两,8~16岁3两,4~8岁2两,1~4岁1两(均为鲜品)。个别病例仅服1两亦起作用,成人服2两驱出蛔虫者亦不少见。副作用:少数有腹部不适、腹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及头晕。一般均较轻微。
【用药部位】: 为红叶藻科植物美舌藻的藻体。
【来自何书】: 《纲目拾遗》
用药咨询
鹧鸪煲什么健脾胃
鹧鸪一般可以煲茯苓山药汤、参苓白术汤、黄芪红枣汤等,通常具有健脾胃的功效。1、茯苓山药汤茯苓山药汤主要由茯苓、山药组成。茯苓具有利尿消肿,渗湿的功效。山药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两者煮汤服用,具有健脾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泄泻,食少,便溏,咳嗽,气喘等症状。但阴虚、内无湿热者不宜服用。2、参苓白术汤参苓白术汤主要由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组成。人参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山药具有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两者煮汤服用,具有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等症状。但感冒发热及阴虚内热者不宜服用。3、黄芪红枣汤黄芪红枣汤由黄芪和红枣组成。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两者煮汤服用,具有健脾胃的功效。适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状。除上述外,还可煲参苓粥等,但药膳作用十分有限,如果出现不适,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鹧鸪煲什么清肝润肺
鹧鸪煲什么清肝润肺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虽然鹧鸪具有清肝润肺的功效,但炖鹧鸪时一般需要使用白砂糖、桂花等材料,以免影响炖汤的口感。1、白砂糖由于炖鹧鸪时需要添加白砂糖,而白砂糖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止渴的功效,与鹧鸪搭配食用,可发挥出清肝润肺的功效。2、桂花由于炖鹧鸪时需要添加桂花,桂花具有温肺化饮、散寒止痛的功效,与鹧鸪搭配食用,可发挥出清肝润肺的功效。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食用炖鹧鸪,糖尿病患者应禁食,以免导致血糖出现波动,不利于控制病情。另外,炖鹧鸪时不可使用铁锅,以免导致炖汤的颜色变深,影响食用。
喝鹧鸪茶的副作用
鹧鸪茶是茶叶的一种,其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茶多酚、维生素C以及磷、镁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提神醒脑等功效。但是,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鹧鸪茶可能会出现睡眠不佳、胃肠不适、影响铁元素的吸收等副作用。1、睡眠不佳鹧鸪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导致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失眠、多梦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2、胃肠不适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鹧鸪茶,可能会对胃肠黏膜造成刺激,引起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不适症状,不利于身体健康。3、影响铁元素的吸收茶叶中的鞣酸会与铁元素形成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如果长期大量饮用,可能会导致体内铁元素缺乏,从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可能会有血糖升高、心悸、过敏等副作用。建议患者适量饮用鹧鸪茶,避免长期大量饮用对身体造成损害。如果患者在饮用鹧鸪茶后出现身体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