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
竹沥
【别名】:
竹汁(《本经》),淡竹沥(《别录》),竹油(苏医《中草药手册》)。
【汉语拼音】:
zhuli
【成份】:
淡竹等鲜竹沥水溶性部分含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蛋氨酸(methionine),丝氨酸(serine),脯氨酸(proline)等十三种氨基酸;早竹等竹沥中尚含胱氨酸(acet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等。
【加工采集】:
为禾本科植物或竹状乔木或灌木淡竹的茎秆经加工火烤沥出的黑色粘稠液汁。
【药材鉴别】:
为青黄色或黄棕色液汁,透明,具焦香气。以色泽透明者为仕。大部分地区均产。据文献记载,除淡竹沥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沥、慈竹沥等。
【功效主治】:
清热滑痰,镇惊利窍。治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①《别录》:"疗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纲目》末句下有"消渴劳复")。"②《药性论》:"治卒中风失音不语。"③《本草拾遗》:"久渴心烦。"④《纲目》:"治子冒风痉,解射罔毒。"⑤《本草备要》:"消风降火,润燥行痰,养血益阴,利窍明日。治中风口噤,痰迷大热,风痉癫狂,烦闷消渴,血虚自汗。"⑥《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热除烦,治牙痛,明眼目。"
【性味】:
甘苦,寒。①《别录》:"大寒。"②《纲目》:"甘,大寒,无毒。"③《药品化义》:"味甘淡,性凉。"④《本草从新》:"甘苦,寒,滑。"
【用法用量】:
内服:冲服,1~2两;入丸剂或熬膏。
【禁忌】:
寒嗽及脾虚便溏者忌服。①《纲目》:"姜汁为之使。"②《本草经疏》:"寒痰湿痰及次食生痰不宜用。"③《本草备要》:"寒胃滑肠,有寒湿者勿服。"
【备注】:
据文献记载,除淡竹沥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沥、慈竹沥等。
【植物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生境分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用药部位】: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茎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植物形态详"竹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