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 举报/反馈

1
Rx 医保
外观包装仅供参考,请按药品说明书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药品对比
VS
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
环孢素软胶囊(新赛斯平)
狼疮肾炎,肾炎,肾病,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 适应症 狼疮肾炎,肾炎,肾病,肾病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
10毫克 规格 10毫克
厂家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H20090495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10960121
实质性器官移植(如肾、肝、心肺和胰肺联合移植),骨髓移植,内源性葡萄膜炎,肾病综合征,重症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异位性皮炎,重症银屑病。 功效主治 适用于预防同种异体肾、肝、心、骨髓等器官或组织移植所发生的排斥反应,也适用于预防及治疗骨髓移植时发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1.器官移植:采用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时,起始剂量6~11mg/kg/日,并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根据血药浓度每2周减量0.5~1mg/kg/日,维持剂量2~6mg/kg/日,分2次口服。在整个治疗过程必须在有免疫抑制治疗经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2.骨髓移植:(1)预防GVHD:移植前一天起先用环孢素注射液,2.5mg/kg/日,分2次静脉滴注,待胃肠反应消失后(约0.5~1月),改服本品,起始剂量6mg/kg/日,分2次口服,一月后缓慢减量,总疗程半年左右(2)治疗GVHD:单独或在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 用法用量 成人口服常用量:开始剂量按体重每日12-15mg/kg,1~2周后逐渐减量,一般每周减少开始用药量的5%,维持量约为每日5~10mg/kg。对作移植术的患者,在移植前4~12小时给药。
剂型_胶囊剂 剂型 剂型_胶囊剂
1.常见有多毛症,震颤,肝、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疲劳,齿龈增生,胃肠功能失调(食欲不振、恶化、呕吐、腹痛和腹泻)以及手足灼热感。2.偶见头痛,皮疹,轻度贫血,高钾血症,高尿酸血症,低镁血症,体重增加,水肿,胰腺炎,感觉异常,惊厥,可逆性痛经或闭经。极少数患者发生肌痛性痉挛、肌无力或肌病。(肌病为肌肉的原发性结构或功能性病变故中枢神经国际系统(CNS)下运动神经元末梢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处致力疾病所致继发性肌软弱皆包括在内根据经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征可对肌病与其他运动神经元疾病手术相鉴别)在肝移植患者中,曾报道有脑病征象、视觉和运动失调以及意识受损,在极少情况下,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和肾功能衰竭(溶血性尿毒症),致癌变及淋巴增生性异常。 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厌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牙龈增生伴出血、疼痛、约1/3 用药者有肾毒性,可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减低等肾功能损害、高血压等。牙龈增生一般可在停药6个月后消失。慢性、进行性肾中毒多于治疗后约12 个月发生。 2、不常见的有惊厥,其原因可能为本品对肾脏毒性及低镁血症有关。此外本品尚可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胆汁郁积、高胆红素血症、高血糖、多毛症、手震颤、高尿酸血症伴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四肢感觉异常、下肢痛性痉挛等。此外,有报告本品可促进ADP诱发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烷A2的释放和凝血活酶的生成,增强因子Ⅶ的活性,减少前列环素产生,诱发血栓形成。 3、罕见的有过敏反应、胰腺炎、白细胞减少、雷诺综合征、糖尿病、血尿等。(过敏反应一般只发生在经静脉途径给药的患者,表现为面、颈部发红,气喘、呼吸短促等。)严重各种不良反应大多与使用剂量过大有关,防止反应的方法是经常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调节本品的全血浓度,使能维持在临床能起免疫抑制作用而不致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范围内。有报道认为如在下次服药前测得的本品全血谷浓度约为100~200ng/ml,则可达上述效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给相应的治疗,并减少本品的用量或停用。
对环孢素过敏者以及对聚氧乙烯蓖麻油过敏者,肾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压、未控制的感染或任何恶性肿瘤患者禁用。 禁忌症 1、有病毒感染时禁用本品:如水痘、带状疱疹等。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查看详细说明书 查看详细说明书
相关药品对比
  • 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
    VS
    环孢素软胶囊(新赛斯平)
  • 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
    VS
    环孢素软胶囊(田可)
  • 环孢素软胶囊(新山地明)
    VS
    环孢素软胶囊(新赛斯平)

推荐风湿免疫科专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