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散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脾肾虚寒滑脱之甚,或泄痢不能止,或气虚下陷,二阴血脱不能禁者。
【组成】: 人参1两,制附子2钱,干姜(炒黄)2钱,炙甘草1-2钱,乌梅5分或1钱(酌其味之微甚,随病人之意而用之)。
【药材配方】: 乌梅 人参 干姜 梅 甘草 附子
【用法】: 每服1-2钱,温汤调下。
中药材配剂
类别: 收涩药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干姜
类别: 补虚药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乌梅
类别: 收涩药
收敛生津,安蛔驱虫。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 ①《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②《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③陶弘景:"伤寒烦热,水渍饮汁。" ④孟诜:"大便不通,气奔欲死,以乌梅十颗,置汤中,须臾挼去核,杵为丸如枣大,纳下部,少时即通。擘破水渍,以少蜜相和,止渴。霍乱心腹不安,及痢赤、治疟方多用之。" ⑤《本草拾遗》:"去痰,主疟瘴,止渴调中,除冷热痢,止吐逆。" ⑥《日华子本草》:"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消酒毒,治偏枯皮肤麻痹,去黑点,令人得睡。又入建茶、干姜为丸,止休息痢。" ⑦《本草图经》:"主伤寒烦热及霍乱躁("躁"一作"燥")渴,虚劳瘦羸,产妇气痢等方中多用之。" ⑧《用药心法》:"收肺气。" ⑨《纲目》:"敛肺涩肠,治久嗽,泻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⑩《本草求原》:"治溲血、下血、诸血证,自汗,口燥咽干。"
用药咨询
『肺癌四期是什么意思?』
『肺癌四期是什么意思?』根据国际抗癌联盟对肺癌的TNM分期,T代表原发肿瘤,N代表区域淋巴结,M代表远处转移。当肺癌患者出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同侧肺内转移,以及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时,即属于肺癌Ⅳ期。此时通常伴随癌细胞通过胸膜种植与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并且可发生骨髓转移、肝脏转移等远处器官转移。1.临床症状:由于肺癌病灶较大或者累及支气管导致严重的呼吸道梗阻,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三凹征阳性(吸气末正小版面肌收缩隆起呈高凸形)、剧烈咳嗽、咯血、发热等症状。同时,由于肺癌病灶侵犯胸壁、食管、上腔静脉等周围组织和器官,还可表现为声嘶、吞咽困难、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情况。2.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片、CT检查,主要观察病灶大小、形态、位置,以及是否伴有肺不张、阻塞性肺炎等。增强扫描后可见到斑片状浓密阴影或边缘模糊不清的肿块影。另外,还应进行纵隔超声检查,主要用于显示肺癌引起的纵隔淋巴结增大;下叶肺癌常选用膈下淋巴结作为研究对象。如果发现淋巴结结构破坏、融合,则提示有恶性病变可能。3.病理学诊断:是确诊肺癌的主要依据,主要包括痰液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开放性肺活检等方法。4.治疗措施:肺癌四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常用化疗方案为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如顺铂+长春新碱+依托泊苷、吉西他滨+卡铂、紫杉醇+卡铂等。对于身体状况不佳不能耐受标准剂量化疗者,可以考虑给予最佳支持治疗,如镇痛药、抗生素、心理干预等处理。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E、β-胡萝卜素、硒元素等抗氧化剂,抑制自由基生成,避免加重机体损伤。
『肾癌四期是什么程度?』
『肾癌四期是什么程度?』肾癌四期属于中晚期的肾癌。此时肿瘤通常已经发生转移,患者常有远处器官或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如肺、骨、肝等部位出现相应病变,还可伴有局部浸润和种植转移的现象。根据TNM分期标准,T是原发肿瘤(Tumor),N是区域淋巴结(Nodes)情况,以及远处转移(Metastasis)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将肾癌分为Ⅰ-Ⅳ期。其中Ⅰ期为早期肾癌,Ⅱ期为中期肾癌,Ⅲ期为进展期肾癌,而Ⅳ期则代表肾癌晚期。当肾癌侵犯至肾包膜外并累及肾盂或肾盏,或存在单个肾细胞癌病灶,伴肾静脉、下腔静脉或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时,则可判断为T3期;如果同时合并同侧肾上腺皮质或髓质转移,或者双侧肾上腺皮质转移,则可判定为T4期。N1是指存在一个区域淋巴结转移,N2则是两个或以上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当存在任一节段锁骨上或锁骨下的转移性淋巴结,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则可判定为N1期。若同时合并多个相邻淋巴结转移,即第8、9、10胸椎水平淋巴结转移,则可判定为N2期。当存在任何部位的远处转移,包括骨、肺、肝、脑或肾上腺脏器内转移时,则可判定为M1期。故肾癌四期便是肾癌M1期,表示肾癌已处于较为严重的阶段。对于肾癌四期的患者而言,由于病情较重且复杂,因此在治疗方面需要采取多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方式来进行处理,如手术切除结合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系统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定期前往医院复查。
『神经母细胞瘤四期能活多久?』
『神经母细胞瘤四期能活多久?』神经母细胞瘤Ⅳ期属于恶性肿瘤疾病中预后比较差的一种类型。如果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身体素质好,则生存时间可能超过5年,甚至达到10年以上。但如果病情较重,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患者的生存时间会明显缩短。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常见的实体性恶性肿瘤之一,在发病早期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当出现典型症状时多数已经进入到了疾病的晚期阶段,比如腹部肿块、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骨痛、胸腔积液、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分期主要是根据肿瘤大小、是否发生转移来判断,而其中以Ⅳ期最为严重,此时癌细胞会出现全身性的扩散和转移现象,所以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法来做进一步的控制,然后再配合放化疗联合治疗,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在临床上并没有准确的数据表明神经母细胞瘤的具体存活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