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断红丸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十九。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儿下痢,赤多白少,或纯便血,或如豆汁。
【组成】: 沉香半两,当归(酒浸1宿,焙干)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熟干地黄1两,阿胶(切碎,蛤粉炒成珠子)1两,续断1两。
【药材配方】: 干地黄 沉香 白芍 续断 芍药 阿胶
【用法】: 每服30丸,乳食前以温米饮送下。
中药材配剂
阿胶
类别: 补虚药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沉香
类别: 温里药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干地黄
类别: 补虚药
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①《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②《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③《药性论》: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④《日华子本草》: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⑤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蹙,嗜卧,足下热而痛。⑥《本草从新》:治血虚发热,常觉饥馁,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续断
类别: 补虚药
补肝肾,续筋骨,调血脉。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①《本经》:主伤寒,补不足,金疮,痈疡,折跌,续筋骨,妇人乳难,久服益气力。②《别录》:主崩中漏血,金疮血内漏,止痛,生肌肉,腕伤,恶血,腰痛,关节缓急。③《药性论》:主绝伤,去诸温毒,能宣通经脉。④《日华子本草》:助气,调血脉,补五劳七伤,破癥结瘀血,消肿毒,肠风,痔瘘,乳痈,瘰疬,扑损,妇人产前后一切病,面黄虚肿,缩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宫冷。⑤《滇南本草》:补肝,强筋骨,走经络,止经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妇人白带,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浊。⑥《滇南本草图说》:治一切无名肿毒,杨梅,天泡诸疮。
用药咨询
「沉香油按摩肚子有疏通输卵管堵塞?」
「沉香油按摩肚子有疏通输卵管堵塞?」没有沉香油按摩肚子可以疏通输卵管堵塞的说法。输卵管堵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手段进行治疗。输卵管阻塞是导致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是由于炎症、感染或先天性异常引起的。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输卵管阻塞,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对于输卵管阻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手术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等,可以通过切除阻塞的部分输卵管来恢复通畅。而非手术方法则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辅助生殖技术等。总之,如果怀疑自己可能患有输卵管阻塞,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适当的治疗。不要尝试使用任何未经证实的方法来处理该问题,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风险。
重用沉香治疗三叉神经痛
重用沉香治疗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式进行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1、病因: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颅内肿瘤、炎症等有关。如果患者长期吸烟、饮酒,或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则会增加患病的风险;2、症状: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症状为突然发作的闪电样剧痛,可从一侧面部开始,逐渐扩展至同侧上下颌及耳部,疼痛常呈持续性,可因说话、吃饭、洗脸而诱发或加重。疼痛通常在数秒或数十秒后缓解,但可能会反复发作;3、治疗:对于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在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该病。因此,建议患者遵医嘱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经皮穿刺射频毁损术、微血管减压术等;4、注意事项:由于三叉神经痛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所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此外,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自身情况,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沉香治疗三叉神经痛
沉香是一种中药,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三叉神经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可使用沉香治疗三叉神经痛。1、病因:三叉神经损伤多与外伤、炎症等因素有关,可能会导致三叉神经受损,从而引起疼痛。沉香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症状;2、作用机制:沉香中的挥发油成分有镇静和抗炎作用,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此外,沉香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这些活性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修复;3、临床应用:沉香可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呕吐呃逆、心悸失眠等症状,也可用于治疗胃痛、反酸等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沉香进行治疗。此外,对于存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而言,在服用药物的同时还可以遵医嘱配合针灸治疗,以促进病情恢复;4、注意事项:在使用沉香时需要注意适量,不可以一次性用太多,以免对身体造成负担。如果患者对沉香过敏,则不建议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