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凉双解散

类别: 温里剂
出处: 《秋温证治》。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太阴秋温,服辛凉清解饮后,外邪已减,伏热外达,但热不寒,咳呛痰涎稠腻,喉部微痛,目赤多眵,舌绛无垢,烦渴胸闷,寐则自语,醒则神清。
【组成】: 鲜生地黄3钱(入豆豉1钱半,捣),连翘3钱,焦栀子3钱,栝楼皮1钱5分,桑叶1钱5分,鲜芦笋1两,郁金2钱,鲜竹叶10片。
【药材配方】: 栀子 栝楼皮 桑叶 生地黄 竹叶 芦笋 连翘 郁金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芦笋
类别: 清热药
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①《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热;止渴,利小便,解诸鱼之毒。"②《纲目》:"解诸肉毒。"③《玉楸药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桑叶
类别: 清热药
祛风清热,凉血明目。治风温发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风痹,瘾疹,下肢象皮肿。①《本经》:"除寒热,出汗。"②《唐本草》:"水煎取浓汁,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③孟诜:"炙煎饮之,止渴,一如茶法。"④《本草拾遗》:"主霍乱腹痛吐下,冬月用干者浓煮服之。细锉,大釜中煎取如赤糖,去老风及宿血。"⑤《日华子本草》:"利五脏,通关节,下气,煎服;除风痛出汗,并扑损瘀血,并蒸后罯;蛇虫蜈蚣咬,盐挼敷上。"⑥《本草图经》:"煮汤淋渫手足,去风痹。"⑦《丹溪心法》:"焙干为末,空心米饮凋服,止盗汗。"⑧《本草蒙筌》:"煮汤,洗眼去风泪,消水肿脚浮,下气,利关节。"⑨《纲目》:"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⑩《本草从新》:"滋燥,凉血,止血。"⑾《百草镜》:"治肠风。"⑿《本草求真》:"清肺泻胃,凉血燥湿。"⒀《本草求原》:"止吐血、金疮出血。"⒁《山东中药》:"治喉痛,牙龈肿痛,头面浮肿。"
栝楼皮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化痰,利气宽胸。治痰热咳嗽,咽痛,胸痛,吐血,衄血,消渴,便秘,痈疮肿毒。①《本草便读》:"清肺。"②《医学衷中参西录》:"清肺,敛肺,宁嗽,定喘。"③《饮片新参》:"宽胸痹,化热痰,生津润肺。"④《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润肺,止消渴,消肿疮毒。"⑤《中药志》:"涤痰结,舒肝郁。治痰热咳嗽,胸胁作痛。"⑥《四川中药志》:"润肺降气,止咳祛痰。治咽喉疼痛,大便燥结及乳痈。"⑦《广东中药》:"治吐、衄,燥渴,咽痛,便结。"
连翘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郁金
类别: 理气药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③《珍珠囊》:"凉心。"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⑿《要药分剂》:"凉血。"
栀子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①《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②《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③《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④《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⑤《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⑥《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⑦《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⑧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⑧《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⑩《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⑾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竹叶
类别: 清热药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署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生地黄
类别: 清热药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用药咨询
[输卵管粘连后吃药会自动解散吗?]
[输卵管粘连后吃药会自动解散吗?]输卵管黏连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宫腔内膜异位、创伤或手术导致的,在炎症和损伤修复时,可形成输卵管黏连。输卵管黏连是否能通过药物治疗而自动解散,需要根据输卵管黏连的程度进行判断。如果输卵管黏连比较轻微,并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遵医嘱定期复查即可。此时服用药物可能也不会自动解散,因为输卵管黏连属于结构性改变,单纯使用药物效果不佳。若输卵管黏连严重,则会出现下腹疼痛、月经异常等症状,甚至会影响正常生育能力。针对此类情况,可以考虑服用甲硝唑片等抗生素类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病情。但是一般不能达到自动解开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接受物理治疗,如微波理疗、离子透入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消退,必要时需采取分离术进行治疗。建议存在输卵管黏连的女性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衣裤,避免发生不洁性生活。
「输卵管粘连后吃药会自动解散吗?」
「输卵管粘连后吃药会自动解散吗?」输卵管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于输卵管内部发生炎症或感染引起的。一般来说,输卵管粘连是无法通过药物自行消失的。治疗输卵管粘连的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方式。对于轻度的输卵管粘连,可以通过腹腔镜下的微创手术进行处理。这种手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粘连的部分,并恢复输卵管的功能。而对于严重的输卵管粘连,则可能需要进行开腹手术或其他复杂的治疗方法。在术后,医生通常会给患者开具一些抗生素和其他消炎药物来预防感染并促进伤口愈合。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减少疼痛和加速康复过程。然而,它们并不能治愈输卵管粘连本身,因为输卵管粘连是由病理因素导致的,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来解决。总之,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输卵管粘连,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来进行干预,以达到最佳的疗效。不要期望通过药物自行解决问题,以免延误病情。
神解散的功效与作用
神解散一般是指清热解毒神秘散,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功效与作用,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清热解毒神秘散主要是由人工牛黄、珍珠、朱砂、冰片、雄黄、郁金、麝香、甘草、沉香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火毒内盛引起的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症状。同时,对于治疗热病、狂躁谵语、神昏痉厥等病症也有一定的作用。在用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另外,如果患者对清热解毒神秘散中的药物成分存在过敏,需要避免使用,以免出现过敏反应,例如皮肤瘙痒、红肿等。同时,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需要慎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患者服用清热解毒神秘散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