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女饮

类别: 安神剂
出处: 《辨证录》卷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双目不痛,瞳神日加紧小,口干舌苦。
【组成】: 女贞子1两,甘菊花5钱,麦冬5钱。
【药材配方】: 女贞子 菊花 麦冬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麦冬
类别: 补虚药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女贞子
类别: 补虚药
补肝肾,强腰膝。治阴虚内热,头晕,目花,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①《本经》: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②《本草蒙筌》:黑发黑须,强筋强力,多服补血去风。③《纲目》:强阴,健腰膝,明目。④《本草经疏》:凉血、益血。⑤《本草正》:养阴气,平阴火,解烦热骨蒸,止虚汗,消渴,及淋浊,崩漏,便血,尿血,阴疮,痔漏疼痛。亦清肝火,可以明目止泪。③《本草再新》:养阴益肾,补气舒肝。治腰腿疼,通经和血。⑦《广西中药志》:治老人大便虚秘。
菊花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