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散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割甲侵肉不愈。
【组成】: 鬼针草苗、鼠粘草根。
【药材配方】: 鬼针草 鼠
【用法】: 捣鬼针草苗汁及鼠粘草根,和腊月猪服敷之。
中药材配剂
鬼针草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疟疾,腹泻,痢疾,肝炎,急性肾炎,胃痛,噎膈,肠痈,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①《本革拾遗》:"主蛇及蜘蛛咬,杵碎敷之,亦杵绞汁服。" ②《纲目》:"涂蝎虿伤。" ③《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消痈解毒。" ④《江苏植药志》:"捣汁敷,止血。" ⑤《中国药植图鉴》:"煎服,治痢疾,咽喉仲痛,噎膈反胃,贲门痉挛及食道扩张等症。有解毒,止泻,解热功效。近用治盲肠炎。" ⑥《泉州本草》:"消瘀,镇痛,敛金疮。治心腹结痛,产后瘀血,月经不通,金疮出血,肠出血,出血性下痢,尿血。" ⑦《闽东本草》:"治肠痈,淋浊,疟疾,黄疸,小便不利,跌打损伤。"
类别: 补虚药
治虚劳羸瘦,臌胀,小儿疳积,烫伤,折伤,冻疮,疮肿。①《别录》:"牡鼠:疗踒折,续筋骨,捣敷之,三日一易。""肉:小儿哺露大腹,炙食之。"②孟诜:"牡鼠:主小儿痫(疳)疾腹大贪食者,可以黄泥裹烧之,细拣去骨,取肉和五味汁作羹与食之。"③《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痫疾。以油煎令消,入蜡,敷汤火疮。"④《本草图经》:"主骨蒸劳极,四肢羸瘦,杀虫。亦主小儿疳瘦,去其骨,以酒熬入药。"⑤《产书方》:"下乳汁,作臛与食。"⑥《纲目》:"牡鼠:同石灰捣收,敷金疮。肉:炙食,治小儿寒热诸疳。"
用药咨询
鬼针草可以治皮癣不?
皮癣一般指皮肤癣菌病。通常情况下,鬼针草不可以治疗皮肤癣菌病。鬼针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疮疖痈肿、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等病症。而皮肤癣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由于鬼针草并不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并且无法杀灭真菌细胞,因此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若患者盲目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还可能会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会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建议患者需要遵医嘱合理用药,并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于患有皮肤癣菌病的患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外用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复发。
鬼针草煮水的功效与作用
鬼针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与作用。鬼针草性寒,味苦,归肝经、肺经。1、清热解毒鬼针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目赤肿痛等上火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鬼针草煮水,从而达到降火的作用。2、祛风除湿鬼针草还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如果存在风湿病痛、关节肿胀、疼痛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鬼针草煮水,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3、活血消肿鬼针草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如果患者存在跌打损伤、扭伤、痈肿疔疮等病症,可以遵医嘱使用鬼针草煮水,从而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4、舒筋活络鬼针草具有舒筋活络的功效,如果存在关节酸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鬼针草煮水,从而达到舒筋活络的作用。5、其他作用鬼针草还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遵医嘱用鬼针草煮水喝,可以用于治疗吐血、便血、外伤出血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鬼针草可以用来洗澡吗
鬼针草通常可以用来洗澡,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鬼针草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等功效,通常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病症。鬼针草一般可以用来洗澡,但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避免使用鬼针草,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另外,对于出现过敏的患者,也不建议使用鬼针草洗澡,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鬼针草还可以通过捣敷、煎水熏洗、捣烂外敷等方式使用,但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