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膏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补天膏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玉案》卷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肾气不足,下元虚乏,脐腹疼痛,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痿黄,腰疼背胀。
【组成】:
云术3两,当归3两,生地3两,牛膝3两,沉香3两,人参4两,沙参4两,天门冬4两,阿胶4两,山茱萸4两,核桃肉4两,龙眼肉4两,紫河车2具,黍米金丹1粒(即小儿出世口内大血珠)。
【药材配方】:
人参 天门冬 山茱萸 沉香 牛膝 紫河车 阿胶 黍米 龙眼肉
【用法】:
上为咀片,以桑树柴文武火煎熬成膏。不拘时服。
中药材配剂
牛膝
类别:
活血化瘀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①《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②《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③《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⑤《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⑥张元素:"强筋。"⑦《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⑧《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疬,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⑨《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⑩《本草正》:"主手足血热瘙痹,血燥拘挛,通膀胱涩秘,大肠干结,补髓填精,益阴活血。"⑾《本草备要》:"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癥结,治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恶疮。"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阿胶
类别:
补虚药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沉香
类别:
温里药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龙眼肉
类别:
补虚药
益心脾,补气血,安神。治虚劳羸弱,失眠,健忘,惊悸,怔忡。①《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②《别录》:除虫,去毒。③《开宝本草》:归脾而能益智。④《日用本草》:益智宁心。⑤《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⑥《本草通玄》:润肺止咳。⑦《得配本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⑧《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
山茱萸
类别:
收涩药
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温肝补肾,除一切风,止月经过多,治老人尿频。 ①《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②《雷公炮炙论》:"壮元气,秘精。" ③《别录》:"肠胃风邪,寒热疝瘕,头风,风气去来,鼻塞,目黄,耳聋,面疱,温中,下气,出汗,强阴,益精,安五脏,通九窍,止小便利,明目,强力。" ④《药性论》:"治脑骨痛,止月水不定,补肾气;兴阳道,添精髓,疗耳鸣,除面上疮,主能发汗,止老人尿不节。" ⑤《日华子本草》:"暖腰膝,助水脏,除一切风,逐一切气,破癥结,治酒皶。" ⑥《珍珠囊》:"温肝。" ⑦《本草求原》:"止久泻,心虚发热汗出。"
黍米
类别:
补虚药
益气补中。治泻痢,烦渴,吐逆,咳嗽,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①《吴普本草》:益气补中。②《别录》:丹黍米,主咳逆,霍乱,止泄,除热,止烦渴。③孟诜:患鳖瘕者,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生服一升。
天门冬
类别:
清热药
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①《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②《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③《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宜久服。"④《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⑤《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⑥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⑦《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⑧《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⑨《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紫河车
类别:
补虚药
补气,养血,益精。治虚损,羸瘦,劳热骨蒸,咳喘,咯血,盗汗,遗精,阳痿,妇女血气不足,不孕或乳少。①《本草拾遗》:主血气羸瘦,妇人劳损,面鼾皮黑,腹内诸病渐瘦悴者。②吴球:治虚损劳极,癫痫,失志恍惚,安心养血,益气补精。③《本草蒙筌》:疗诸虚白损,劳瘵传尸,治五劳七伤,骨蒸潮热,喉咳音哑,体瘦发枯,吐衄来红。④《会约医镜》:凡骨蒸盗汗,腰痛膝软,体瘦精枯,俱能补益。⑤《本草再新》:大补元气,理血分,治神伤梦遗。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神经衰弱、阳痿、不孕,又为阵痛催进剂及促进乳汁分泌剂。⑦《山东中草药手册》:预防麻疹。
用药咨询
补天灵片
补天灵片主要用于肾阳虚。补天灵片中所含有的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等成分能够补肾益精、强筋健骨,从而达到温肾壮阳的目的。肾阳虚多因年高体弱、久病伤肾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寒肢冷、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补天灵片还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耳鸣、遗精滑泄、自汗盗汗、精神倦怠、食欲不振、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在服用补天灵片时应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和疗效发挥。此外,用药期间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以利于病情恢复。
补天灵片
补天灵片主要用于肾阳虚。补天灵片中所含有的鹿茸、淫羊藿、肉苁蓉等成分能够补肾益精、强筋健骨,从而达到温肾壮阳的目的。肾阳虚多因年高体弱、久病伤肾所致,患者可能会出现畏寒肢冷、性功能减退等症状。补天灵片还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症状,因为本品中的龟甲、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使用补天灵片时应注意个体差异,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并注意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口干舌燥或失眠。
补天灵片药效
你好,有一定效果,建议,清淡饮食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補益剂
>补天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