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膏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柴胡膏
类别:
消导化积剂
出处:
《博济》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肢体烦倦,日渐消瘦,行步稍难,饮食不进。
【组成】:
柴胡半两(去芦),红芍药1两1分,蒺藜根1两1分,青橘皮半两,川附子(炮)半两,吴茱萸半两,陈橘皮半两,青木香1分,乌鸡1只(净,去骨皮毛肠肚,唯择肉)。
【药材配方】:
吴茱萸 青木香1 柴胡 橘皮 芍药 蒺藜根 藜 附子
【用法】:
每用膏1匙头,食前用盐酒1盏调服。常令患人有酒容,只服2日,便见效验。
中药材配剂
青木香1
类别:
理气药
行气,解毒,消肿。治胸腹胀痛,痧症,肠炎下痢,高血压,疝气,蛇咬毒,痈肿,疔疮,皮肤瘙痒或湿烂。①《唐本草》:"主积聚。诸毒热肿、蛇毒,水摩为泥封之,日三、四;疗疔肿大效。"②《日华子本草》:"治血气。"③《本草图经》:"治气下膈,止刺痛。"④《纲目》:"利大肠。治头风、瘙痒、秃疮。"⑤《本经逢原》:"治痈肿,痰结、气凝诸痛。"⑥《医林纂要》:"治击伤,解毒。"⑦《会约医镜》:"能散气,故疝家必需。"⑧《植物名实图考》:"清火毒,通滞气。"⑨《草木便方》:"发表,除风。(治)风湿瘫痪,腰脚疼痛,跌打损伤。"⑩《分类草药性》:"消饱胀,涂疮毒。"⑾《南京民间药草》:"治腹痛、胃气痛。"⑿《贵州民间方药集》:"治腹痛,水泻,鱼鳅症。"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蒺藜根
类别:
其它
《瑞竹堂经验方》:"治打动牙疼:蒺藜根为末,日日揩之。"
橘皮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藜
类别:
解毒杀虫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吴茱萸
类别:
温里药
温中,止痛,理气,燥湿,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经行腹痛,五更泄泻,高血压症,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黄水疮。①《本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②《别录》:"主痰冷,腹内绞痛,诸冷实不消,中恶,心腹痛,逆气,利五脏。"③《药性论》:"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疰心痛;治霍乱转筋,胃中冷气,吐泻腹痛不可胜忍者;疗遍身顽痹,冷食不消,利大肠拥气。"④《本草拾遗》:"杀恶虫毒,牙齿虫匿。"⑤《日华子本草》:"健脾通关节。治腹痛,肾气,脚气,水肿,下产后余血。"⑥王好古:"治痞满塞胸,咽膈不通,润肝燥脾。"⑦《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蹶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用药咨询
‹柴胡疏肝散的作用?›
‹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陈皮、川芎、香附等药物组成。其作用主要包括理气解郁、舒畅肝脾两脏之气机。一、功效1.理气: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具有疏肝行气的功效,可以促进肝脏的正常运行,从而起到调理气血的作用。2.解郁:该药还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痛、头晕目眩等症状。3.舒畅肝脾两脏之气机:柴胡疏肝散中的枳壳和青皮都属于理气药,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的气机,使身体内部的气机顺畅,从而使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二、主治疾病1.肝火旺盛:如果患者存在肝火旺盛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头晕眼花、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急躁易怒等症状,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药物进行治疗。2.脾胃不和:如果患者的脾胃功能比较虚弱,而且经常暴饮暴食或进食寒凉的食物,容易导致脾胃不和,从而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下降等情况。此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另外,对上述药物过敏的人群不宜使用,以免诱发皮肤瘙痒、喉头水肿等不适症状。若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柴胡疏肝散治疗什么病?›
‹柴胡疏肝散治疗什么病?›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由陈皮、川芎、香附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胁肋疼痛、脘腹胀满、情志不畅等症状。一、功效1.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中的柴胡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可以促进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达到疏肝理气的效果。2.活血止痛:柴胡疏肝散中的川芎和香附都属于行气药,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二、适应症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柴胡疏肝散,对于孕妇以及阴虚火旺者要慎用此药。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与作用?›柴胡疏肝散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与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引起的胁肋疼痛、胸闷脘胀等症状。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1.功效: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名,主要由陈皮、川芎、香附等中药材组成。其中陈皮可以起到行气健脾的作用,而川芎能够起到祛风止痛的效果,两者搭配在一起后可以达到舒肝理气的功效。同时,该药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2.作用: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用药一段时间以后,身体不适的症状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能长期大量地服用,否则可能会对胃肠造成刺激,从而出现腹痛、腹泻等一系列不良反应。除此之外,若患者服药期间出现其他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消导化积剂
健胃丁香散
主治:
反食,呕吐气噎,关格不通。
组成:
广木香1两,净全丁香1两。
秘方消痞膏药
主治:
痞块。
组成:
红花4两,蓬术4两,三棱4两,当归4两,两头尖2两,五灵脂2两,穿山甲2两,川乌2两,生地2两,丹皮2两,巴豆肉2两,木鳖子2两,前药为咀片,以麻油1斤半浸5日,熬枯去滓,再用文武火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后药:阿魏1两,沉香(锉末)1两,乳香(研)1两,苏合油5钱,麝香(研细)5钱,广木香(锉末)1两5钱,子丁香(研细)1两5钱,檀香(锉)1两5钱。
人参款冬花膏
主治:
小儿脾胃虚寒,久嗽不已,咽膈满闷,咳嗽痰涎,呕逆恶心,肚腹膨胀,腰背倦痛,诸药无效者。
组成:
人参8钱,紫菀1钱,款冬花(去梗)8钱,桑白皮(炒)1两,贝母2钱,半桔梗(炒)2钱半,紫苏5钱,槟榔5钱,木香5钱,杏仁(去皮,炒)8钱,五味子8钱,马兜铃2钱半。
内消连翘丸
主治:
瘰疬,马刀。
疗效:
化核软坚。
组成:
连翘3两,漏芦1两半,胡桃肉1两半,夏枯草1两半,土瓜根1两半,射干1两半,泽兰1两半,沙参1两半,白及1两半。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消导化积剂
>柴胡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