氤氲汤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谦斋医学讲稿》。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湿温气分证而见白(疒咅)。
【疗效】: 清化透泄。
【组成】: 豆卷、藿香、佩兰、焦栀皮、连翘、滑石、通草、郁金、菖蒲。
【药材配方】: 佩兰 滑石 菖蒲 藿香 连翘 通草 郁金
中药材配剂
佩兰
类别: 芳香化湿
清暑,辟秽,化湿,调经。治感受暑湿,寒热头痛,湿邪内蕴,脘痞不饥,口甘苔腻,月经不调。①《本经》:"主利水道,杀蛊毒。"②《翟公炮炙论》:"生血,调气与荣。"③《别录》:"除胸中痰癖。"④《开宝本草》:"煮水以浴,疗风。"⑤李杲:"生津止渴,润肌肉。治消渴胆("胆"字疑为"脾"字)瘅。"⑥《纲目》:"消痈肿,调月经。"⑦《现代实用中药》:"为芳香性健胃、发汗、利尿药。用于冒寒性头痛,鼻塞,神经性头痛,传染性热病,腹痛,腰肾痛,结石等。"⑧中药志,:"发表祛湿,和中化浊。治伤暑头痛,无汗发热,胸闷腹满,口中甜腻,口臭。"
菖蒲
类别: 开窍药
滑石
类别: 利水渗湿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藿香
类别: 清热药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连翘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①《本经》:"主寒热,鼠痿,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②《别录》:"去白虫。"③《药性论》:"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⑤李杲:"散诸经血结气聚;消肿。"⑥王好古:"治耳聋浑浑焞焞。"
通草
类别: 利水渗湿
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郁金
类别: 理气药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③《珍珠囊》:"凉心。"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⑿《要药分剂》:"凉血。"
用药咨询
附子汤
附子汤中包含附子、人参、生姜、炙甘草和大枣等中药材。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些食物可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并不能替代传统医学中的治疗方法,若需要治疗疾病,应咨询专业医生。1.附子附子汤中附子能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该药物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附子可增强机体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畏寒肢冷等症状。2.人参人参是附子汤中的另一味中药,其性微温,味甘、微苦,入肺经、脾经及心经,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等功效。人参对于气血不足引起的疲劳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3.生姜生姜也是附子汤中的药材之一,它能够辅助治疗风寒感冒,因为生姜有解表散寒的作用。适量吃生姜可以起到祛除体内寒邪之气的效果,从而达到驱寒的目的。4.炙甘草炙甘草为附子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平,味甘,归心、肺、胃经,具有调和诸药、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炙甘草可用于缓解心悸怔忡、脾胃虚弱、咳嗽日久不止、痈疽难溃、疮口不敛等情况。5.大枣大枣在附子汤中用作调味品,但也可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有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当摄入大枣有助于补充营养,对贫血、失眠等问题有所裨益。使用附子汤时需注意剂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中毒反应。同时,附子汤不可与含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化合物同服,以减少相互作用的风险。
旋复花汤
旋复花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黄稠厚等症状。其中的海带、紫菜、裙带菜、昆布等海产品含有丰富的碘元素,而虾皮则富含钙质,适量食用对身体有益,但并不能替代药物治疗。1.海带海带富含碘元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摄入海带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进而引起心悸、失眠等症状。长期过量食用海带可能导致碘摄入过多,从而引发甲状腺肿大等疾病。2.紫菜紫菜也含有较高的碘含量,如果患者体内存在甲状腺相关问题,则摄入大量紫菜可能加剧症状。此外,高碘状态还会影响抗甲状腺药的治疗效果,不利于病情恢复。3.裙带菜裙带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碘元素,对于甲亢患者而言,摄入后会刺激甲状腺产生更多的甲状腺激素,加重甲亢的症状。甲亢患者长期食用裙带菜会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持续升高,进而影响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器官的功能。4.昆布昆布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而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主要成分,所以昆布可以为机体补充所需的碘元素,促进甲状腺素的合成。昆布中的膳食纤维还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的情况。5.虾皮虾皮属于海鲜类产品,其中含有的嘌呤物质较高,若一次性进食过多,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虾皮中还含有大量的盐分,长期或过量食用容易增加肾脏负担,甚至会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发生。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附子汤
附子汤中包含附子、人参、生姜、炙甘草和大枣等药物,这些药物合用具有温阳祛寒、补气固表的功效,但并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使用附子汤时需谨慎,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附子附子汤中附子为主药,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该药物通过增强机体代谢活动来发挥其作用。附子能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输出量,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但需注意不宜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中毒反应。2.人参人参为辅料之一,能够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对于气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长期适量服用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但不建议短期内大量摄入,以防出现上火症状。3.生姜生姜也是附子汤中的重要药材之一,它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等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等症状。生姜可以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同时还可以抑制恶心、呕吐的症状。但是要注意不要空腹吃生姜,否则可能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4.炙甘草炙甘草是附子汤中的另一味药材,具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益气补中等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脘腹疼痛、泄泻等症状。炙甘草还能够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缓解因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水肿症状。但肾病患者应慎用,因为甘草有利尿作用,可能加重肾脏负担。5.大枣大枣有助于健脾开胃,改善脾胃功能,进而辅助消化吸收其他药物成分。大枣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补充人体日常所需营养素。但是湿盛胀满或食积停滞者忌服。上述提及的所有药物均需要遵医嘱进行使用。此外,在服用附子汤期间,应注意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如西瓜、苦瓜等,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