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完带汤

类别: 祛湿剂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疗效】: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组成】: 白术一两(30g)土炒 山药一两(30g)炒 人参二钱(6g) 白芍五钱(15g)酒炒 车前子三钱(9g)酒炒 苍术三钱(9g)制 甘草一钱(3g) 陈皮五分(2g) 黑芥穗五分(2g) 柴胡六分(2g)
【药材配方】: 人参 山药 柴胡 甘草 白术 白芍 芥 苍术 车前子 陈皮
【用法】: 水煎服。
【方解】: 本方为治疗白带的主要方剂,其病乃由肝脾不和,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傅青主女科》说:“带下俱是湿证……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治宜补脾益气,疏肝解郁,化湿止带之法。方中以白术、山药为君,重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能补肾以固带脉,使带脉约束有权,带下可止。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资君药补脾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功;白芍柔肝理脾,使木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而利。佐以陈皮之理气,既可使君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伍,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培土抑木,祛湿化浊,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方歌】: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中药材配剂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白术
类别: 补虚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车前子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清热,明日,祛痰。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暑湿泻痢,咳嗽多痰,湿痹,目赤障翳。 ①《本经》:"主气癃、止痛,利水道小便,除湿痹。" ②《本草经集注》:"主虚劳。" ③《别录》:"男子伤中,女子淋沥,不欲食。养肺强阴益精。明目疗赤痛。" ④《药性论》:"能去风毒,肝中风热,毒风冲眼目,赤痛障翳,脑痛泪出,去心胸烦热。"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便淋涩,壮阳。治脱精,心烦。下气。" ⑥《医学启源》:"主小便不通,导小肠中热。" ⑦《滇南本草》:"消上焦火热,止水泻。" ⑧《纲目》:"止暑湿泻痢。" ⑨《雷公炮制药性解》:"主淋沥癃闭,阴茎肿痛,湿疮,泄泻,亦白带浊,血闭难产。" ⑩《科学的民间药草》:"镇咳,祛痰,利尿。" ⑾《山东中药》:"敷湿疮、脓泡疮、小儿头疮。"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类别: 止咳化痰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2、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 3、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 4、感寒无汗。用水调芥子末填脐内,另以热物隔衣推熨,取汗为效。 5、中风口噤,舌缩。用芥菜子一升,研过,加醋二升煎成一升,敷颔颊部有效。 6、喉痹肿痛。用芥子末,水调匀敷喉下。药干即换。 7、夜盲。用真紫芥菜子炒黑,研为末,将羊肝一具分为八分,每分抹芥末三钱,包笋壳中,煮熟冷食,以汁送下。 8、眉毛不生。用芥菜子、半夏,等分为末,加生姜自然汁调匀,搽数次即生。 9、反胃吐食。用芥子末一匙,酒送服。一天服三次。 10、腰脊胀痛。用芥子末调酒敷贴。 11、一切痈肿。用猪胆汁调芥子末贴上。一天换药三次,以狸油代胆汁亦可。 12、热毒瘰疬。用小芥子末调醋敷贴,毒消好停敷,否则伤肉。
山药
类别: 补虚药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①《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②《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③《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④《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⑤《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⑥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⑦《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⑧《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用药咨询
完带汤治疗带下过多的适应证候是
完带汤治疗带下过多的适应证候是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腥臭、阴部瘙痒等。完带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白术、苍术、党参、甘草、川芎、当归、白芍、茯苓、黄柏、川牛膝、车前子、柴胡、海螵蛸等,具有健脾除湿、清热解毒、化瘀止带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腥臭、阴部瘙痒等症状。使用上述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盲目用药,不可私自增量或减量。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吃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吸收,还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有利于身体恢复。
完带汤一般吃多久见效
完带汤一般吃多久见效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判断。完带汤的服用见效时间、作用、注意事项等具体分析如下:1、服用见效时间如果患者是治疗感冒、发烧等一些简单疾病,一般服用完带汤1至2天就会见效;若患者是急性腹泻,一般服用完带汤1至3天就会见效;如果患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治疗时间则会较长一些,可能需要2周到4周的时间才能见效,若患者服用一个月以上没见效,则不建议继续服用。2、作用完带汤可以用来治疗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状。湿热患者可以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寒湿、小腹疼痛者可以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腰膝酸软者可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日久病滑脱者可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3、注意事项患者使用完带汤时需要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麻椒或者是花椒等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效果;还需避免食用油腻、生冷的食物,例如肥肉、冰淇淋、雪糕或者是冰咖啡等,同时患者饮食需以清淡为主,例如烂面条、小米粥等。
完带汤都有哪几种药组成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根据你的描述,完带汤主要成分是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临床常用于治疗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而属脾虚肝郁建议你化验一下白带常规,只要没有异味瘙痒就说明没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