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止眩丸

类别: 祛痰剂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因风痰引起的头痛眩晕。
【组成】: 旋覆花3钱,天麻1钱5分,川芎2钱,菊花4钱,全当归4钱,杭芍3钱(酒炒),生地4钱,洋参5钱,炒于术3钱,云苓4钱,橘红2钱,炙草1钱。
【药材配方】: 天麻 橘红 菊花
【用法】: 每晚服3钱,白开水送服。
中药材配剂
菊花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橘红
类别: 理气药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①《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②《纲目》:"下气消痰。"③《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天麻
类别: 平肝息风
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 ①《本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 ②《别录》:"消痈肿,下支满,疝,下血。" ③《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 ④《日华子本草》:"助阳气,补五劳七伤,通血脉,开窍。" ⑤《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⑥张元素:"治风虚眩晕头痛。" ⑦《本草汇言》:"主头风,头痛,头晕虚旋,癫痫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用药咨询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血常规检查时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高、淋巴细胞降低的情况,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病理因素所致。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一、生理因素人体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多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在做血常规检查前存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可能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加快,血液稀释程度增加,从而出现上述结果。一般经过休息后再次复查可恢复正常数值范围,无需特殊处理。二、病理因素1.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侵袭机体引发呼吸道、消化道炎症性疾病,由于炎性反应刺激中性粒细胞大量生成并进入血液,致使白细胞升高,而淋巴细胞相对减少。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控制病情,促使症状改善。2.病毒感染:常见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造成胃肠炎,因病毒侵犯单核-巨噬系统及淋巴组织,影响其正常功能而导致淋巴细胞偏低,伴随其他类型细胞比例偏高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胶囊等抗病毒.药物治疗。3.其他原因:当患者患有急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或者损伤等因素,均可导致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并伴有相应不适症状。需要到医院完善腹部超声检测,确诊后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即可。此外,还可能与恶性肿瘤有关,如肺癌、肝癌等,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而使白细胞水平上升,同时会抑制淋巴细胞生长。对此需进一步完善CT、病理学活检等检测,以明确病变性质并尽早手术切除病灶或采取放化疗措施。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低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都低是怎么回事?』导致血常规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同时降低的原因较多,可能是非病理性原因,如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也有可能是病理因素,比如药物影响、感染性疾病、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情况。一、非病理性原因如果存在熬夜、精神紧张以及情绪变化较大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功能紊乱,从而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此时需及时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压力过大等,通常即可恢复正常。二、病理因素1.药物影响:若长期服用醋酸片这类激素类药物,会使中性粒细胞生成受抑制,进而会出现上述现象。一般停药后可逐渐恢复至正常值。2.感染性疾病:较常见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流感,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进行检查时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偏低的现象。如果是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片、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治疗;若是细菌感染则需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青霉素V钾片等抗生素药物治疗。3.血液疾病:如急性放射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骨髓纤维化、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噬血细胞综合征等疾病,由于造血干细胞受损,会导致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水平下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针对性的放疗、化疗或者手术等方式治疗。4.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等疾病,因体内产生对抗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抗体,会使其被破坏掉,因此会造成这一情况发生。通常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待原发病得到控制后,数值也会随之恢复正常。此外,还可能为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等原因所致。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三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并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高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
『白细胞高和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三者数值同时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性疾病。但也可能与非疾病因素有关,如药物影响等导致的一过性升高,此时无需过于担心,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一、非疾病因素若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可刺激机体出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升高的情况,并且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停止用药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二、疾病因素1.炎症:如果患者存在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等情况时,则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炎性反应,使体内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进而表现为上述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抗生素治疗。2.大范围烧伤:当大面积烧伤后,由于创伤面积较大,可使得大量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而导致其数量增高,而其他两种细胞相对较少的情况。同时还伴有水疱形成、明显痛感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清创处理,避免继发感染。3.脾脏疾病:比如脾功能亢进症、脾破裂等,会导致大量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中性粒细胞被破坏,从而会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降低的现象。另外,还有贫血、出血倾向以及腹胀、腹水等症状。应遵医嘱应用醋酸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行脾切除术缓解病情。4.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造成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淋巴细胞也减少的情况。一般还会伴随头晕、乏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再障所致者可遵医嘱选择环孢素软胶囊、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改善病情。5.恶性肿瘤:患有肺癌、肝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在放疗期间因受到放射线的影响,也可出现此类现象。除上述症状外,还可有食欲不振、消瘦、发热、气促等表现。需完善CT、病理学活检等检查结果以明确诊断,然后遵照医嘱采取化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来促使病变部位缩小,改善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若是正处于流行性感冒发病期或是发生过敏的情况下,也可能引发这一情况。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尽量避免受凉,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摄入,促进身体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