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痈疮散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石室秘录》卷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头面上疮。
【组成】: 金银花2两,当归1两,川芎5钱,浦公英3钱,生甘草5钱,桔梗3钱,黄芩1钱。
【药材配方】: 桔梗 甘草 金银花 黄芩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金银花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用药咨询
什么叫消痈?
通常情况下,消痈是中医的说法,一般是指体内的痈肿疮毒,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痈肿疮毒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可能是不注意皮肤卫生,导致局部受到细菌感染引起的,会使皮肤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化脓的情况,甚至还会伴有发热的现象。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切开排脓的方式进行改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自身的清洁,不建议与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否则会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另外,还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健康,可以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辛辣刺激或者是海鲜等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要调整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长时间的熬夜,以免诱发上火的症状。
苗山消痈汤多少钱?
汤药的价格是不确定的,因为每个医院都有属于自己的物价范围,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一线大城市的医院来说,物价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而对于二、三线的人来说,物价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患者去当地医院咨询比较好。
消痈是什么意思?
消痈是中医的说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化脓性感染、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疾病。消痈是中医的说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化脓性感染、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等疾病。该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消痈多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引起全身感染,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而慢性消痈则是由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会导致患者局部皮肤出现脓肿、溃疡等症状。消痈还可分为内痈和外痈,内痈是指发生在肺部的痈,外痈是指发生在皮肤的痈。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通过切开引流术进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用手抓挠患处,以免引起皮肤破损的情况,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等食物,如辣椒、肥肉等,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