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柳解毒丸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杨梅结毒,初期肿痛,便溺淋涩,筋骨疼痛。
【疗效】: 清血解毒,消肿止痛。
【组成】: 金银花5钱,白鲜皮5钱,土茯苓5钱,薏苡仁5钱,防风5钱,木通3钱,木瓜3钱,皂角2钱,归尾5钱,红花3钱,大黄3钱。
【药材配方】: 土茯苓 大黄 木通 红花 茯苓 薏苡仁 金银花 防风
【用法】: 每服1丸,饭后1小时白开水送下,日3次。
中药材配剂
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防风
类别: 解表药
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①《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②《本草经集注》:杀附子毒。③《别录》:胁痛,胁风头面去来,四肢挛急,字乳金疮内痉。④《日华子本草》:治三十六般风,男子一切劳劣,补中益神,风赤眼,止泪及瘫缓,通利五脏关脉,五劳七伤,羸损盗汗,心烦体重,能安神定志,匀气脉。⑤《珍珠囊》:身:去上风,梢:去下风。⑥《药类法象》:治风通用。泻肺实,散头目中滞气,除上焦风邪。⑦王好占:搜肝气。⑧《长沙药解》:行经络,逐湿淫,通关节,止疼痛,舒筋脉,伸急挛,活肢节,起瘫痪,敛自汗、盔汗,断漏下、崩中。⑨《本草求原》:解乌头、芫花、野菌诸热药毒。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金银花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土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1、梅毒。用土茯苓四两、皂角子七个,煎水代茶饮。  2、骨挛痈漏(筋骨疼痛,溃烂成痈,积年累月,终身成为废疾)。用土茯苓一两,有热加黄苓、黄连,气虚加四君子汤,血虚加四物汤,煎水代茶饮。又方:用土茯苓四两、四物汤一两、皂角子七个、川椒四十九粒、灯心七根,煎水代茶饮。  3、瘰疬溃烂。用土茯苓切片,或研为末,水煎服,或加在粥内吃下。多吃为好。
薏苡仁
类别: 补虚药
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治泄泻,湿痹,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浊,白带。①《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②《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③《药性论》:主肺痿肺气,吐脓血,咳嗽涕唾上气。煎服之破五溪毒肿。④《食疗本草》:去干湿脚气。⑤《本草拾遗》:温气,主消渴。杀蛔虫。⑥《医学入门》:主上气,心胸甲错。⑦《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⑧《国药的药理学》:治胃中积水。⑨《中国药植图鉴,:治肺水肿,湿性肋膜炎,排尿障碍,慢性胃肠病,慢性溃疡。
用药咨询
‹肝脏360度的解毒剂是什么?›
‹肝脏360度的解毒剂是什么?›肝脏360度的解毒剂是谷胱甘肽,其属于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主要起到保护肝细胞的作用。1.作用:谷胱甘肽是一种由半胱氨酸、甘氨酸和谷氨酰胺组成的三肽化合物。它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等多种类型的肝病。此外,还可以用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并且可以预防肝癌的发生和发展。2.注意事项: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对谷胱甘肽过敏,则不建议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同时,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需要谨慎用药,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的身体健康。另外,对于存在严重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也不宜服用此药,因为此时可能会导致血清中的谷胱甘肽水平升高,从而加重病情。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酗酒等行为,以免增加肝脏负担,损害身体健康。
清热解毒凉血治皮肤病的中成药
治疗皮肤病可以使用二妙丸、消风止痒颗粒、牛黄上清片、新肤螨灵胶囊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复方青黛丸、丹栀逍遥丸等具有凉血作用的药物。一、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1.二妙丸:由苍术、黄柏组成,具有燥湿祛痰、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蜂窝组织炎等病证。2.消风止痒颗粒:主要成分有防风、蝉蜕、荆芥穗、苦参、麸炒白芍等中药材,具有养血润燥、除湿止痒的作用,可用于阴部瘙痒、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病证。3.牛黄上清片:主要成分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母、石膏、冰片等药材,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牙齿疼痛、口舌生疮、眼花耳鸣以及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病症。4.新肤螨灵胶囊:主要成分是百部、地肤子、蛇床子、土茯苓、薄荷脑等药材,具有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疥癣、毛囊炎、痤疮等病证引起的局部丘疹、水疱、脓包等症状有一定疗效。5.其他:复方青黛丸、大败毒胶囊、凉血解毒汤等多种中成药均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效果,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二、具有凉血作用的药物1.复方青黛丸:属于清热剂范畴,是由青黛、焦紫草、墨旱莲、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药材组合而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祛斑的功效,常用于肝经蕴热所导致的青春痘、颜面粉刺、蜘蛛痣、肝掌等病证。2.丹栀逍遥丸:主要成分包括牡丹皮、山栀、柴胡、当归、白芍、茯苓、薄荷、炙甘草等药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调经的功效,常用于肝郁化火所导致的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潮热起伏、失眠多梦等病证。临床可使用的药物不止上述几种,在遵医嘱服用药物期间应忌烟酒及辛辣、油腻、肥腻食物,并且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若服药两周后症状无缓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对本品过敏者禁用,孕妇慎用。
清热解毒凉血治皮肤病
清热、解毒、凉血可以治疗实火热证所导致的皮肤病。如果患者出现实火热证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牛黄上清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来讲,皮肤病主要是由于外感湿邪引起,也有可能是体内郁火所致。当人体受到外邪侵袭时,会导致皮肤毛孔扩张,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等。此时可遵医嘱通过服用牛黄上清丸、龙胆泻肝丸以及大败毒胶囊等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进行调理。若自身存在实火热证的情况,比如内热炽盛、实火内扰、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的痤疮、丹毒、红斑狼疮、玫瑰糠疹、脂溢性皮炎等疾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好的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于吃清热解毒凉血的中药或者中成药,对上述药物过敏的人群不宜服用,以免诱发或加重身体不适症状。同时孕妇也不宜长期大量服药,避免影响胎儿发育。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贴身衣物,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