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斑膏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解表剂
>去斑膏
去斑膏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酒皶鼻,粉刺,黄褐斑。
【疗效】:
润肌消斑。
【组成】:
大枫子仁30g,杏仁30g,核桃仁30g,红粉樟脑30g。
【药材配方】:
杏仁 核桃仁 桃仁 樟脑
【用法】:
每日搽擦1次(先涂小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中药材配剂
核桃仁
类别:
补虚药
温补肺肾,定喘润肠。用于肾虚腰痛、脚软、虚寒喘咳、大便燥结。
桃仁
类别:
泻下药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樟脑
类别:
开窍药
通窍,杀虫,止痛,辟秽。治心腹胀痛,脚气,疮疡疥癣,牙痛,跌打损伤。①《普济方》:"作膏治诸恶疮及打扑损伤,风湿脚气等疾。"②《品汇精要》:"主杀虫,除疥癣,疗汤火疮,敌秽气。"③《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着鞋中去脚气。"
同类解表剂
玉树油
疗效:
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组成:
桉叶油等。
止痛药
主治:
打扑伤损,折骨出臼,金疮破伤。
组成:
当归1两,牛膝1两,川芎1两,淮生苄1两,赤芍药1两,白芷1两,羌活1两,独活1两,杜仲1两,续断1两,肉桂5钱,八角茴香5钱,乳香5钱,没药5钱,南木香2钱半,丁皮2钱半,沉香2钱半,血竭2钱半。
鸦胆子仁软膏
主治:
瘢痕疙瘩。
组成:
鸦胆子仁(研碎)30g。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主治:
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组成:
麻黄4两(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甘草2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