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醒酒方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解表剂
>神仙醒酒方
神仙醒酒方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保命歌括》卷三十四。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疗效】:
解酒毒,醒酲。
【组成】:
葛花5两,赤小豆花1两,绿豆花1两,家葛根(捣碎,水澄粉)8两,真柿霜4两,白豆蔻末5钱。
【药材配方】:
柿霜 白豆蔻 绿豆花 葛根 葛花 豆蔻 赤小豆花
【用法】:
每用1丸,嚼而咽之。
中药材配剂
绿豆花
类别:
清热药
解酒毒。
白豆蔻
类别:
消食药
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①《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②《本草图经》:"主胃冷。"③《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④杨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⑤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⑥《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⑦《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
赤小豆花
类别:
清热药
豆蔻
类别:
理气药
葛根
类别:
解表药
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温。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①《本经》:"主消渴,身太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 ②《别录》:"疗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生根汁,疗消渴,伤寒壮热。" ③《本草经集注》:"杀野葛、巴豆、百药毒。" ④陶弘景:"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葛根为屑,疗金疮断血,亦疗疟及疮。" ⑤《药性论》:"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熬屑治金疮,治时疾解热。" ⑥《唐本草》:"末服之,主猘狗啮,并饮其汁良。" ⑦《本草拾遗》:"生者破血,合疮,堕胎,解酒毒,身热赤,酒黄,小便赤涩。" ⑧《日华子本草》:"治胸膈热,心烦闷热狂,止血痢,通小肠,排脓破血,敷蛇虫啮。" ⑨《开宝本草》:"小儿热痞,以葛根浸捣汁饮之。" ⑩《医学启原》:"除脾胃虚热而渴。" ⑾张元素:"发散表邪,发散小儿疮疹难出。" ⑿《纲目》:"散郁火。"
葛花
类别:
清热药
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①《别录》:"消酒。"②《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③《纲目》:"治肠风下血。"④《医林纂要》:"清肺。"
柿霜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润燥,化痰。治肺热燥咳,咽干喉痛,口舌生疮,吐血,咯血,消渴。①《滇南本草》:"治气膈不通。"②《滇南本草图说》:"消痰止嗽。"③《本草蒙筌》:"治劳嗽。"④《纲目》:"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口舌疮痛。"⑤《本草求真》:"治肠风痔漏。"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肺。治吐血、咯血,劳嗽,上消。"
同类解表剂
玉树油
疗效:
辟秽解毒,消肿止痛。
组成:
桉叶油等。
止痛药
主治:
打扑伤损,折骨出臼,金疮破伤。
组成:
当归1两,牛膝1两,川芎1两,淮生苄1两,赤芍药1两,白芷1两,羌活1两,独活1两,杜仲1两,续断1两,肉桂5钱,八角茴香5钱,乳香5钱,没药5钱,南木香2钱半,丁皮2钱半,沉香2钱半,血竭2钱半。
鸦胆子仁软膏
主治:
瘢痕疙瘩。
组成:
鸦胆子仁(研碎)30g。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主治:
邪热壅肺,发热喘急,烦渴,汗出,苔黄,脉数。现用于肺炎、猩红热(烂喉痧)、过敏性哮喘等。
组成:
麻黄4两(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甘草2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