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暖宫丸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白芷暖宫丸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妇人良方》卷一。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子宫虚弱,风寒客滞,因而断绪不成孕育。及数尝堕胎,或带下赤色,漏下五色,头目虚晕,吸吸少气,胸腹苦满,心下烦悸,脐腹刺痛,连引腰背,下血过多,两胁牵急,呕吐不食,面色青黄,肌肤瘦瘁,寝常自汗。
【疗效】:
暖血海,实冲任;常服温补胞室,和养血气,光泽颜色,消散风冷,退除百病,自成孕育。
【组成】:
禹余粮(制)1两,白姜(炮)3分,芍药3分,白芷3分,川椒(制)3分,阿胶(粉炒)3分,艾叶(制)3分,川芎3分。
【药材配方】:
白芷 禹余粮 艾叶 芍药 阿胶
【用法】:
每服40丸,米饮送下;或温酒,醋汤亦得。
中药材配剂
阿胶
类别:
补虚药
滋阴补血,安胎。治血虚,虚劳咳嗽,吐血,衄血、便血,妇女月经不调,崩中,胎漏。①《本经》: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益气。②《别录》: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③《药性论》:主坚筋骨,益气止痢。④《千金·食治》:治大风。⑤孟诜:治一切风毒骨节痛,呻吟不止者,消和洒服。⑥《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并鼻洪、吐血、肠风、血痢及崩中带下。⑦《纲目》: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⑧《纲目拾遗》:治内伤腰痛,强力伸筋,添精固肾。
艾叶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泻转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经不调,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痈疡,疥癣。 ①《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 ②陶弘景:"捣叶以灸百病,亦止伤血。汁又杀蛔虫。苦酒煎叶疗癣。" ③《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④《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⑤《食疗本草》:"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 ⑥《日华子本草》:"止霍乱转筋,治心痛,鼻洪,并带下。" ⑦《珍珠囊》:"温胃。" ⑧《履巉岩本草》:"治咽喉闭痛热壅,饮食有妨者,捣汁灌漱。" ⑨《王好古》:"治带脉为病,腹胀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⑩《纲目》:"温中,逐冷,除湿。" ⑾《本草正》:"辟风寒涅,瘴疟。" ⑿《本草再新》:"调经开郁,理气行血。治产后惊风,小儿脐疮。"
白芷
类别:
解表药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禹余粮
类别:
收涩药
涩肠止血。治久泻久痢,妇人崩漏带下,痔漏。①《本经》:"主咳逆,寒热烦满,下利赤白,血闭癥瘕,大热。"②《雷公炮炙论》:"益脾,安脏气。"③《别录》:"疗小腹痛结烦疼。""肢节不利,大饱绝力身重。"④《药性论》:"主治崩中。"⑤《日华子本草》:"治邪气及骨节疼,四肢不仁,痔漏等疾。"⑥《纲目》:"催生,固大肠。"⑦《医林纂要》:"补脾,敛固胃气,泻肝,去瘀血,厚大肠。"⑧《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为撒布剂,治溃疡。配合他种强壮药,作补血剂。"
用药咨询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五倍子和白芷敷在肚脐上一般可以延长2-3分钟的性生活时间。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五倍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收湿止汗、敛肺平肝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久泻、脱肛等病症。而白芷则有祛风止痛、解表散寒的作用,并且还能够起到燥湿消肿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阴囊潮湿的现象。如果患者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或者是早泄的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两种药物进行调理,通常能够使病情得到控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五倍子和白芷的功效有很多,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服用。对于孕妇要禁止使用,以免引起流产的情况发生。另外,对两种药物过敏的人群也要避免使用,以免诱发皮肤瘙痒、红疹等症状发生。若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通常情况下,没有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的说法。如果患者存在遗精、早泄等病症,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1.五倍子:五倍子味酸涩,性平,归大肠经以及肾经,具有敛肺降火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肺热咳嗽引起的咳痰等症状,也可以用于改善阴虚内热所导致的小便短赤等情况。同时对于男性出现阳痿不举或者是滑精的情况也有一定的作用。2.白芷:白芷是一种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兴安白芷干燥根茎及根,其味辛,性温,归胃、鼻窍、风湿经,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头痛、眉棱骨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等症;也常与防风同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者。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药物需在专业中医师辨证论治下用药,并且需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盲目增减药量或者停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若服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诊治。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
[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能延时多久?]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一般能延时1-2小时,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五倍子是一种中药材,为榆科植物盐肤木的干燥成熟种子,味酸、涩,性寒,归肺、大肠经,具有敛肺降火、收涩止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盗汗遗精、便血崩漏等病症。白芷是一种中药材,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兴安白芷的干燥根茎,味辛,性温,归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恶风发热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五倍子和白芷敷肚脐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所以具体的延时时间也会有所差异。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補益剂
>白芷暖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