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酊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白鲜皮酊
白鲜皮酊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脂溢性皮炎。
【组成】:
白鲜皮15g,鲜生地31g,高粱酒150ml。
【药材配方】:
高粱
【用法】:
浸泡5日后,外涂。
中药材配剂
高粱
类别:
温里药
①《纲目》:"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②《四川中药志》:"益中,利气,止泄,去客风顽痹。治霍乱,下痢及湿热小便不利。"
用药咨询
白鲜皮癣康修复膏
白鲜皮癣康修复膏一般指复方白鲜皮癣康软膏。通常情况下,复方白鲜皮癣康软膏不是治疗藓的。复方白鲜皮癣康软膏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有苦参、大黄等中药材制作而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起到凉血除湿的作用。如果患者的皮肤受到真菌感染,从而诱发了藓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因为其中不含有激素类物质,所以无法直接杀灭真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此药,以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并经过暴晒处理。另外,若期间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症状时,则需要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白鲜皮和白癣皮的区别
白鲜皮一般是指白鲜皮。通常情况下,白鲜皮和白鲜皮是相同的药材,并没有区别。白鲜皮是一种中药材,味苦、性寒,归脾经以及胃经。具有解毒活血、透疹消斑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疹瘙痒、湿疮、疥癣等症状。而白鲜皮也是属于一种中药材,两种药物的药效相同,所以不存在区别的情况。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在用药方面也会有所差异。若患者存在上述药物所对应的适应证,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不建议孕妇盲目服用,以免损害胎儿健康。另外,对该药过敏者也不宜使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如果正在服用其他药品,在服用该药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麻辣火锅、酸辣粉等,同时还需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白鲜皮功效对肝病的治疗?›
‹白鲜皮功效对肝病的治疗?›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对肝病的治疗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鲜皮是一种中药材,为芸香科植物白鲜或毛白鲜的干燥根茎和根,其味苦,性寒,归脾、胃经,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等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疥癣瘙痒、痈肿疮毒等症状。如果患者存在肝病,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鲜皮进行治疗,可以起到一定的抗炎作用,从而缓解不适症状。同时,对于肝硬化、肝腹水等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另外,由于白鲜皮属于一种中药,因此建议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服用,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反应,损害身体健康。此外,对于孕妇以及脾胃虚寒者要禁止使用该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若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