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救溃汤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青囊秘诀》卷上。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肺痈。
【疗效】: 消痈救溃。
【组成】: 玄参1两,蒲公英1两,金银花4两,紫花地丁5钱,菊花5钱,甘草5钱,陈皮5钱,黄芩3钱,桔梗3钱,款冬花3钱。
【药材配方】: 紫花地丁 桔梗 款冬花 玄参 甘草 菊花 金银花 陈皮 黄芩
【用法】: 水煎服。
中药材配剂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金银花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肿毒,瘰疬,痔漏。
桔梗
类别: 止咳化痰
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①《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②《别录》:"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疗喉咽痛。"③《药性论》:"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热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④《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⑤《本草衍义》:"治肺痈。"⑥《珍珠囊》:"疗咽喉痛,利肺气,治鼻塞。"⑦李杲:"利胸膈,(治)咽喉气壅及痛,破滞气及积块,(除)肺部风热,清利头目,利窍。"⑧《纲目》:"主口舌生疮,赤目肿痛。"⑨《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催乳。"
菊花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①《本经》:"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②《别录》:"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 ③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④《药性论》:"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 ⑤《日华子本草》:"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 ⑥《珍珠囊》:"养目血。" ⑦《用药心法》:"去翳膜,明目。" ⑧王好古:"主肝气不足。" ⑨《纲目拾遗》:"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
款冬花
类别: 止咳化痰
润肺下气,化痰止嗽。治咳逆喘息,喉痹。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②《别录》:"主消渴,喘息呼吸。"⑧《药性论》:"主疗肺气心促,急热乏劳,咳连连不绝,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痈吐脓。"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益五脏,除烦,补劳劣,消痰止嗽,肺痿吐血,心虚惊悸,洗肝明目及中风。"⑤《医学启源》:"温肺止嗽。"⑥《本草述》:"治痰饮,喑证亦用之。"⑦《长沙药解》:"降逆破塑,宁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涤心肺而兼长润燥。"
玄参
类别: 补虚药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藏。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紫花地丁
类别: 清热药
用药咨询
肺痈是什么
肺痈是中医的一种说法,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脓肿。该疾病是由于内痈、外痈等因素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病变。肺痈是指发生于肺叶或肺段的坏死性炎症,可能是由于外感风热、痰热瘀阻、肺胃热盛、痰浊郁肺、木火侮金等引起的。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肺脓肿,患者可出现高热、咳嗽、咳吐大量腥臭脓痰、胸痛、咯吐脓血痰、呼吸困难、身体倦怠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清金化痰汤、沙参清肺饮、葶苈子泻肺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泻肺解毒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胸痛、咯吐脓血痰等症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千金苇茎汤、如龙胆泻肝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此外,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还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肺痿和肺痈的区别
肺痿和肺痈的区别在于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注意事项不同、预后不同等,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1、病因不同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是肺叶的功能活动衰竭,导致肺叶生理功能减弱,是一种病理现象。肺痈是指肺部化脓性疾病,多由外感风热引起,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肺叶生理功能完全丧失。2、症状不同肺痿患者通常会出现咳嗽、气短、乏力、胸闷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口渴、鼻腔出血、发热等症状。而肺痈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3、治疗方式不同肺痿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肺汤、清燥救肺汤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而肺痈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银翘解毒丸、清肺消痈丸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4、注意事项不同肺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以免加重病情。而肺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同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5、预后不同肺痿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患者能够及时进行规范治疗,一般预后良好。而肺痈是一种急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胸腔积液、脓胸等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危及生命。此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睡眠,减少熬夜。同时,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肺痈要药指的是什么中药
肺痈要药指的是清肺化痰的中药,常用的有瓜蒌、贝母、知母、桔梗、苦参、黄芪等。1、瓜蒌瓜蒌是属于清热化痰类的药物,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胸痹,结胸等疾病。2、贝母贝母是属于清热化痰类的药物,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散结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咳嗽,干咳痰粘,胸闷,肺痈等疾病。3、知母知母是属于清热泻火类的药物,味苦,性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等疾病。4、桔梗桔梗是属于清热化痰类的药物,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嗽痰多,胸闷不畅等疾病。5、苦参苦参是属于清热利湿类的药物,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疹、疥癣、黄水淋漓等疾病。6、黄芪黄芪是属于补气类的药物,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等疾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上述药物,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