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和胃止痉汤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消导化积剂
>加味和胃止痉汤
加味和胃止痉汤
类别:
消导化积剂
出处:
《千家妙方》卷上引关幼波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气滞血瘀,痰血凝结,肝胃不和所引起的脘痛呛噎,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贲门痉挛)。
【疗效】:
平肝和胃,活血化痰。
【组成】:
生瓦楞30g,刀豆子30g,赤芍30g,白芍30g,当归12g,木瓜12g,藕节12g,旋覆花10g(包煎),代赭石10g(包煎),杏仁10g,橘红10g,红花10g,香附10g,玫瑰花10g,砂仁4.5g,生姜4.5g。
【药材配方】:
刀豆 杏仁 橘红 玫瑰花 生姜 白芍 砂仁 红花 藕节 香附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
中药材配剂
玫瑰花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和血散瘀。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①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②《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③《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④《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⑤《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⑥《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⑦《山东中药》:"治盱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⑧《泉州本草》:"治肺病咳嗽痰血、吐血、咯血。"
藕节
类别:
止血药
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①《药性论》:"捣汁,主吐血不止,口鼻并皆治之。"②《日华子本草》):"解热毒,消瘀血、产后血闷。合地黄生研汁,(入)热酒并小便服。"③《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冷浊。"④《纲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⑤《纲目拾遗》:"藕节粉:开膈,补腰肾,和血脉,散瘀血,生新血;产后及吐血者食之尤佳。"⑥《本草再新》:"凉血养血,利水通经。"
砂仁
类别:
芳香化湿
行气调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①《药性论》:"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②《本草拾遗》:"主上气咳嗽,奔豚,惊痫邪气。"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霍乱转筋,心腹痛。"④张元素:"治脾胃气结滞不散。"⑤杨士瀛:"和中,行气,止痛,安胎。"⑥《本草蒙筌》:"止恶心,却腹痛。"⑦《纲目》:"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次胀痞,噎膈呕吐,止女子崩中,除咽喉口齿浮热,化铜铁骨哽。"⑧《医林纂要》:"润肾,补肝,补命门,和脾胃,开郁结。"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刀豆
类别:
补虚药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治虚寒呃逆,呕吐,腹胀,肾虚腰痛,痰喘。①《滇南本草》:健脾。②《纲目》: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③《中药材手册》:补肾,散寒,下气,利肠胃,止呕吐。治肾气虚损,肠胃不和,呕逆,腹胀,吐泻。④《四川中药志》:治胸中痞满及腹痛,疗肾气不归元及痢疾。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橘红
类别:
理气药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①《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②《纲目》:"下气消痰。"③《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生姜
类别:
解表药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杏仁
类别:
止咳化痰
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 ②《本草经集注》:"解锡、胡粉毒。" ③《别录》:"主惊痫,心下烦热,风气去来,时行头痛,解肌,消心下急,杀狗毒。" ④《药性论》:"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入天门冬煎,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宿即动冷气。" ⑤崔禹锡《食经》:"理风噤及言吮不开。" ⑥《医学启源》:"除肺中燥,治风燥在于胸膈。《主治秘诀》云,润肺气,消食,升滞气。" ⑦《滇南本草》:"止咳嗽,消痰润肺,润肠胃,消面粉积,下气,治疳虫。" ⑧《纲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去头面诸风气鼓疱。"
用药咨询
『检查食道和胃挂什么科?』
『检查食道和胃挂什么科?』检查食道和胃一般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等科室,建议患者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对症治疗。1.消化内科:如果想要检查食管以及胃部的疾病,通常需要到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就诊。因为该科室主要是针对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进行诊断,并且还可以通过内镜的方式进行检查,能够观察出是否存在有食管炎或者是胃溃疡等方面的疾病,所以可以到消化内科进行检查。2.胃肠外科:如果存在有胃肠道方面的肿瘤性疾病,则可以通过胃肠外科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手术切除病灶的方式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改善疾病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比如小米粥、水果沙拉等。但是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疾病的恢复。
『食道和胃之间有堵塞感?』
『食道和胃之间有堵塞感?』食道和胃之间有堵塞感,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等。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一、生理性因素如果平时不良饮食习惯比较严重,经常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可能会对局部造成刺激,从而出现上述症状。此时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的方式进行改善,尽量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多辛辣油腻性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二、病理性因素1.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与抗反流功能下降、食管清除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烧心、吞咽困难等症状,部分人群还会伴有胸痛的现象。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2.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系统紊乱等原因有关。患病以后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嗳气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有可能会引发食道和胃之间有堵塞感的情况。可以遵医嘱服用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多餐,不要暴饮暴食。
「检查食道和胃挂什么科」-长沙肿瘤医院那个最好
检查食道和胃一般可以挂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胸外科、急诊科等科室。1.消化内科: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或长期饮酒等原因所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进行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2.胃肠外科: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此时患者也可以去胃肠外科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方式进行治疗。3.肝胆外科:如果患者存在肝脏方面的疾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因此,患者也可以去肝胆外科就医,可以通过超声检查、CT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4.胸外科:如果患者存在食管裂孔疝的情况,也会引起上述现象。此时患者也可以去胸外科就医,可以通过胸部X线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方式明确诊断。5.急诊科:如果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呕血等症状,且伴有休克表现时,应及时前往急诊科就医,以免延误病情。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同时还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消导化积剂
健胃丁香散
主治:
反食,呕吐气噎,关格不通。
组成:
广木香1两,净全丁香1两。
秘方消痞膏药
主治:
痞块。
组成:
红花4两,蓬术4两,三棱4两,当归4两,两头尖2两,五灵脂2两,穿山甲2两,川乌2两,生地2两,丹皮2两,巴豆肉2两,木鳖子2两,前药为咀片,以麻油1斤半浸5日,熬枯去滓,再用文武火煎至滴水成珠,再入后药:阿魏1两,沉香(锉末)1两,乳香(研)1两,苏合油5钱,麝香(研细)5钱,广木香(锉末)1两5钱,子丁香(研细)1两5钱,檀香(锉)1两5钱。
人参款冬花膏
主治:
小儿脾胃虚寒,久嗽不已,咽膈满闷,咳嗽痰涎,呕逆恶心,肚腹膨胀,腰背倦痛,诸药无效者。
组成:
人参8钱,紫菀1钱,款冬花(去梗)8钱,桑白皮(炒)1两,贝母2钱,半桔梗(炒)2钱半,紫苏5钱,槟榔5钱,木香5钱,杏仁(去皮,炒)8钱,五味子8钱,马兜铃2钱半。
内消连翘丸
主治:
瘰疬,马刀。
疗效:
化核软坚。
组成:
连翘3两,漏芦1两半,胡桃肉1两半,夏枯草1两半,土瓜根1两半,射干1两半,泽兰1两半,沙参1两半,白及1两半。
更多入药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