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子小豆汤

类别: 温里剂
出处: 《千金》卷二十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毒肿无定处,毒气深重,或赤色恶寒,或心腹刺痛烦闷。
【组成】: 麻子5升,赤小豆5升,生商陆2升,升麻4两,附子2两,射干3两。
【药材配方】: 升麻 商陆 赤小豆 附子
【用法】: 每服5合,日2次,夜1次,并食豆。当利小便为度,肿退即愈。
中药材配剂
附子
类别: 补虚药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惊,风寒湿痹,踒躄拘挛,阳萎,宫冷阴,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1)回阳救逆:有较强之回阳作用。用于畏寒、肢冷、脉微欲绝之虚脱,常配伍人参,或干姜、甘草)。(2)补益阳气:附子辛热,其性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故凡阳气不足之证均可用之,尤能补益肾阳。补肾阳常配肉桂。(3)祛寒止痛:本品大热,祛寒力强,故能治寒邪内侵之胃腹疼痛、泄泻,以及寒湿阻络之痹痛。①《本经》: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②《别录》: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③《本草拾遗》:醋浸削如小指,纳耳中,去聋。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④《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去脏腑沉寒;补助阳气不足,温热脾胃。⑤李杲:除脏腑沉寒,三阴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⑥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⑦《纲目》: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⑧《本草备要》:补肾命火,逐风寒湿。⑨《本草从新》:治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
商陆
类别: 泻下药
通二便,泻水,散结。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痈肿,恶疮。①《本经》:"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②《别录》:"疗胸中邪气,水肿,痿痹,腹满洪直,疏五脏,散水气。"③《药性论》:"能泻十种水病;喉痹不通,薄切醋熬,喉肿处外薄之瘥。"④《日华子本草》:"通大小肠,泻蛊毒,堕胎,熁肿毒,敷恶疮。"⑤《医林纂要》:"磨涂疮癣,杀虫。"⑥《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黄疸。"
升麻
类别: 解表药
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①《本经》:"主解百毒,辟温疾、障邪(一作"瘴气邪气")。"②《别录》:"主中恶腹痛,时气毒疠,头痛寒热,风肿诸毒,喉痛,口疮。"③《药性论》:"治小儿风,惊痫,时气热疾。能治口齿风露肿疼,牙根浮烂恶臭,热毒脓血。除心肺风毒热壅闭不通,口疮,烦闷。疗痈肿,豌豆疮,水煎绵沾拭疮上。"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口气疳匿。"⑤《汤液本草》:"《主治秘诀》:主肺痿咳唾脓血,能发浮汗。"⑥《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乳蛾,痄腮。"⑦《纲目》:"消斑疹,行窃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赤小豆
类别: 利水渗湿
用药咨询
赤小豆汤的功效
赤小豆汤具有利尿消肿、解毒散结、祛湿退黄、清热解暑、健脾养胃等功效作用。由于赤小豆汤的利尿作用较强,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利尿消肿利尿消肿是因为赤小豆具有促进水分代谢的作用。通过增加排尿量来缓解水肿症状。对于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或脚气浮肿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2.解毒散结解毒散结是由于赤小豆有排毒、抗炎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痈疽肿毒、瘰疬痰核等疾病。内服外用均可,具体用量需遵医嘱。3.祛湿退黄祛湿退黄是因为赤小豆能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黄疸病症。可配伍茵陈、栀子等药物增强疗效。4.清热解暑清热解暑是因为赤小豆性微寒,能够降低体温,缓解由高温引起的不适感。可用于缓解夏季炎热天气带来的口渴、汗多、疲乏无力等症状。常与其他清热解暑药材如金银花、连翘等合用。5.健脾养胃健脾养胃主要是因为赤小豆入心经,能补心血不足,使气血充足而脾胃功能得以调和。对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有益处。可与白术、茯苓同煎服用以加强健脾效果。赤小豆汤虽具有多种功效,但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腹胀或腹泻。此外,对于体质虚弱者而言,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调理。
赤小豆汤的功效
赤小豆汤具有利尿消肿、解毒散结、祛湿退黄、清热解暑、健脾养胃等功效作用。由于赤小豆汤的利尿作用较强,如长期大量食用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1.利尿消肿利尿消肿是因为赤小豆具有促进水分代谢的作用。通过增加排尿量来缓解水肿症状。可将赤小豆煮熟后食用,每日适量摄入以达到效果。2.解毒散结解毒散结是由于赤小豆有排毒和软化组织的效果。对于治疗痈疽、丹毒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内服一般可用赤小豆配伍连翘、金银花等药材进行煎汤服用。3.祛湿退黄祛湿退黄主要是因为赤小豆能够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从而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湿邪所致的浮肿、黄疸等症状。可将赤小豆与其他利水渗湿中药如茯苓、泽泻等同用。4.清热解暑清热解暑是因为赤小豆性微寒,能清除体内的热邪之气。适用于缓解夏季炎热引起的口渴、烦躁不宁等症状。可将赤小豆加入绿豆、莲子等食材一起熬制成粥或汤饮用。5.健脾养胃健脾养胃多亏于赤小豆入心、小肠经,能补益脾气,滋养胃阴。对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病症有益处。日常可以用赤小豆搭配白术、山药等中药材炖煮食用。需要注意的是,赤小豆性质偏凉,因此不宜长期大量食用,以免引起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另外,如果需要药物调理身体,应咨询医生是否适合使用赤小豆及其相关方剂。
产妇能吃赤小豆汤吗?
产妇是可以吃赤小豆汤的,而且适当的喝一些吃小豆汤,可以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还有利于奶水的分泌。其次可以将赤小豆放到小米里面熬粥吃,不仅可以增强孕妇的体质,还可以补气益血。因为小米具有养胃健体的作用,而赤小豆有补气血的作用,两者放在一起既容易消化,滋补性也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