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合欢汤

类别: 解表剂
出处: 《医醇剩义》卷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郁火。所欲不遂,郁极火生,心烦意乱,身热而躁。
【组成】: 合欢花2钱,郁金2钱,沉香5分,当归2钱,白芍1钱,丹参2钱,柏仁2钱,山栀1钱5分,柴胡1钱,薄荷1钱,茯神2钱,红枣5枚,橘饼4钱。
【药材配方】: 丹参 合欢花 柏 柴胡 橘饼 沉香 白芍 茯神 薄荷 郁金
中药材配剂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类别: 消食药
薄荷
类别: 清热药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沉香
类别: 温里药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丹参
类别: 补虚药
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①《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癥除瘕,止烦满,益气。②《吴普本草》:治心腹痛。③《别录》:养血,去心腹痼疾结气,腰脊强,脚痹;除风邪留热,久服利人。④陶弘景:渍酒饮之,疗风痹。⑤《药性论》:治脚弱,疼痹,主中恶;治腹痛,气作声音呜吼。⑥《日华子本草》:养神定志,通利关脉。治冷热劳,骨节疼痛,四肢不遂;排脓止痛,生肌长肉;破宿血,补新生血;安生胎,落死胎;止血崩带下,调妇人经脉不匀,血邪心烦;恶疮疥癣,瘿赘肿毒,丹毒;头痛,赤眼,热温狂闷。⑦《滇南本草》: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冲,惊悸不寐。⑧《纲目》:活血,通心包络。治疝痛。⑨《云南中草药选》: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月经不调,痛经,风湿痹痛,子宫出血,吐血,乳腺炎,痈肿。
茯神
类别: 安神药
宁心,安神,利水。治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①《别录》: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养精神。②《药性论》:主惊痫,安神定志,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小肠不利。③《本草再新》:治心虚气短,健脾利温。
合欢花
类别: 理气药
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①《本草便读》:"能养血。"②《分类草药性》:"能清心明目。"③《四川中药志》:"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④江西《中草药学》:"解郁安神,和络止痛。治肝郁胸闷,忧而不乐,健忘失眠。有时还用于跌打损伤,痈肿疼痛。"⑤《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咽喉疼痛。"
橘饼
类别: 理气药
宽中,下气,化痰,止嗽。治食滞,气膈,咳嗽,泻痢。①《经验广集》:"治黄疸臌胀,除隔,止消。"②《食物宜忌》:"下气宽中,消痰运食。"③《随息居饮食谱》:"和中开膈,温肺散寒。治嗽化痰,醒酒消食。"
郁金
类别: 理气药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③《珍珠囊》:"凉心。"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⑿《要药分剂》:"凉血。"
用药咨询
[疏肝解郁对阳痿有联系吗?]
[疏肝解郁对阳痿有联系吗?]疏肝解郁一般指通过中医的治疗方法来调理肝脏功能。阳痿是指男性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者维持足够的勃起硬度,从而无法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的一种病症。疏肝解郁与阳痿通常没有直接联系。1.疏肝解郁: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且具有条达气机、调畅情志的作用。若患者因情绪不佳导致肝郁气滞,则可能会出现阳痿的情况。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疏肝理脾的功效,进而缓解病情。2.阳痿:如果患者的肾脏精气不足或阴虚火旺,也有可能会导致阳痿的发生。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补肾益精的中成药来进行调理,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综上所述,疏肝解郁和阳痿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对于阳痿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咨询专业医师。
‹4个动作疏肝解郁?›
‹4个动作疏肝解郁?›4个动作疏肝解郁的说法不准确,通常情况下,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打太极拳、按摩穴位等方式进行改善。1.深呼吸: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深呼吸运动,有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舒缓心情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辅助缓解焦虑等不适症状。2.打太极拳:如果个人身体素质比较好,也可以适当打太极拳进行锻炼,能够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从而促进气血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有效改善上述情况。3.按摩穴位: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按摩穴位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太冲穴、行间穴等,对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除此之外,必要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柴胡舒肝丸、逍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在日常生活中,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紧张。
‹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中成药?›
‹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中成药?›疏肝解郁、清热祛湿的中成药较多,常见的有龙胆泻肝丸、舒肝和胃丸、丹栀逍遥丸等。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1.龙胆泻肝丸:该药物主要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炒)、泽泻、木通、车前子(盐水炒)、当归(酒炙)、地黄等多种中药材组成,具有清肝利胆、利湿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2.舒肝和胃丸:此药物主要是由陈皮、香附(醋制)、苍术(米泔浸)、厚朴(姜汁制)、高良姜、枳壳(麸炒)、莱菔子(炒)、豆蔻(去壳)、山楂(焦)、六神曲(麸炒)、茯苓、延胡索(醋制)、蒲公英、乌药、槟榔、川楝子、青皮(醋制)、鸡内金(炒)、白芍(酒炙)、珍珠层粉、五灵脂(醋制)等成分制成,具有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肝郁气滞、胸痞胀满、食少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3.丹栀逍遥丸:此药物是由牡丹皮、栀子(炒)、柴胡、当归、白芍、茯苓、薄荷、甘草、生姜、大枣等中药制作而成,具有疏肝解郁、清热凉血以及调经的功效,对于肝郁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有一定的作用。除上述药物外,还有藿香正气胶囊、加味香连丸、龙胆泻肝软胶囊、安宫牛黄丸、复方罗布麻片等药物也具有一定效果。如果需要服用以上药物来调理身体,应先到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在完善望诊、问诊后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