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退翳丸

类别: 理血剂
出处: 《中医临床集锦》。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目赤肿痛,角膜云翳(角膜溃疡)。
【疗效】: 散风活血,清热明目。
【组成】: 蒺藜1kg,谷精草1kg,蒲公英1kg,柴胡1kg,黄芩1kg,草决明1kg,木贼草500g,夜明砂500g,望月砂500g,香附500g,赤芍500g,当归500g,红花500g,桃仁500g,玄参500g,枳壳250g,炮穿山甲250g,川芎250g,栀仁250g,蛇蜕150g。
【药材配方】: 夜明砂 望月砂 木贼 枳壳 柴胡 桃仁 玄参 穿山甲 红花 蒺藜 藜 蛇蜕 谷精草 香附 黄芩
【用法】: 每服9g,日3次。
中药材配剂
木贼
类别: 解表药
疏风散热,解肌,退翳。治目生云翳,迎风流泪,肠风下血,血痢,脱肝,疟疾,喉痛,痈肿。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积块,益肝胆,明目,疗肠风,止痢及妇人月水不断。②《纲目》:解肌,止泪,止血,去风湿,疝痛,大肠脱肛。③《本草正》:发汗,解肌。治伤寒,疟疾。去风湿,散火邪。④《玉楸药解》:平疮疡肿硬,吐风狂痰涎。治痈疽瘰疬,疔毒,疖肿,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诸证。
柴胡
类别: 解表药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治寒热往来,胸满胁痛,口苦耳聋,头痛目眩,疟疾,下利脱肛,月经不调,子宫下垂。①《本经》: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②《别录》: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③《药性论》:治热劳骨节烦疼,热气,肩背疼痛,宣畅血气,劳乏羸瘦;主下气消食,主时疾内外热不解,单煮服。④《千金方》:苗汁治耳聋,灌耳中。⑤《四声本草》:主痰澜、胸胁中痞。⑥《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除烦止惊,益气力,消痰止嗽,润心肺,添精补髓,天行温疾热狂乏绝,胸胁气满,健忘。⑦《珍珠囊》:去往来寒热,胆痹,非柴胡梢子不能除。⑧《医学启源》:除虚劳烦热,解散肌热,去早晨潮热。⑨《滇南本草》:伤寒发汗解表要药,退六经邪热往来,痹痿,除肝家邪热、痨热,行肝经逆结之气,止左胁肝气疼痛,治妇人血热烧经,能调月经。发汗用嫩蕊,治虚热、调经用根。⑩《纲目》:治阳气下陷,平肝、胆、三焦、包络相火,及头痛、眩晕,目昏、赤痛障翳,耳聋鸣,诸疟,及肥气寒热,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调,小儿痘疹余热,五疳羸热。
穿山甲
类别: 活血化瘀
消肿溃痈,搜风活络,通经下乳。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月经停闭,乳汁不通。外用止血。①《别录》:主五邪惊啼悲伤,烧之作灰,以酒或水和方寸匕,疗蚁瘘。②陶弘景:疗疮癞。③《药性论》:治山瘴疟。恶疮,烧敷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小儿惊邪,痔漏、恶疮、疥癣。⑤《滇南本草》:治疥癞痈毒,破气行血,胸膈膨胀逆气,治膀胱疝气疼痛。⑥《纲目》:除痰疟寒热,风痹强直疼痛,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⑦《本草再新》:搜风去湿,解热败毒。
谷精草
类别: 清热药
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①《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②《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黄芩
类别: 清热药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⑥《珍珠囊》:"除阳有余,凉心去热,通寒格。"⑦李杲:"治发热口苦。"⑧《滇南本草》:"上行泻肺火,下行泻膀胱火,(治)男子五淋,女子暴崩,调经清热,胎有火热不安,清胎热,除六经实火实热。"⑨《纲目》:"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痿喉腥,诸失血。"⑩《本草正》:"枯者清上焦之火,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退往来寒热,风热湿热,头痛,解瘟疫,清咽,疗肺痿肺痈,乳痈发背,尤祛肌表之热,故治斑疹、鼠瘘,疮疡、赤眼;实者凉下焦之热,能除赤痢,热蓄膀胱,五淋涩痛,大肠闭结,便血、漏血。"⑾《科学的民间药草》:"外洗创口,有防腐作用。"
蒺藜
类别: 涌吐药
类别: 解毒杀虫
清热,利湿,杀虫。治痢疾,腹泻,湿疮痒疹,毒虫咬伤。①《本草拾遗》:"杀虫。"②《纲目》:"煎汤,洗虫疮、漱齿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风。"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退烧。"④《上海常用中草药》:"止泻痢,止痒。"⑤《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杀虫止痒,除湿热,利水。"
蛇蜕
类别: 清热药
祛风,定惊,退翳,消肿,杀虫。治小儿惊痫,喉风口疮,木舌重舌,目翳内障,疔疮,痈肿,瘰疬,腮腺炎,痔漏,疥癣。①《本经》:"主小儿惊痫瘈疭,癫疾,寒热,肠痔,虫毒蛇痫。"②《别录》:"主弄舌摇头,大人五邪言语僻越,恶疮,呕咳,明目。"③《药性论》:"治喉痹。"④《日华子本草》:"止呕逆。治小儿惊悸客忤,催生,疬疡,白癜风。"⑤《用药心法》:"去翳膜。"⑥《纲目》:"祛风,杀虫。烧末服,治妇人吹奶,大人喉风,退目翳,消木舌,敷小儿重舌,重腭,唇紧,解颅,面疮,月蚀,天泡疮,大人疔肿,漏疮肿毒,煮汤洗诸恶虫伤。"⑦《医林纂要》:"缓肝保心,去毒热,除风湿。"⑧《分类草药性》:"治眼胀头风,煅研涂疮,汤火伤,收湿疮干水,治疮疾。"
桃仁
类别: 泻下药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望月砂
类别: 解毒杀虫
明目,杀虫。治目暗生翳,疳疾,痔瘘。①《本草蒙筌》:"疗痘生眼内成疮,痔发肠头下血。"②《纲目》:"治目中浮翳,劳瘵五疳,疳疮痔瘘,杀虫解毒。"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玄参
类别: 补虚药
滋阴,降火,除烦,解毒。治热病伤阴,舌绎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津伤便秘,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痈肿,瘰疬,温毒发斑、目赤、白喉、疮毒。①《本经》: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②《别录》:主暴中风,伤寒身热,支满狂邪,忽忽不知人,温疟洒洒,血瘕下寒血,除胸中气,下水,止烦渴,散颈下核、痈肿、心腹痛、坚癥,定五藏。③《药性论》:能治暴结热,主热风头痛,伤寒劳复,散瘤瘿瘰疬。④《日华子本草》: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⑤《医学启源》:治心懊憹烦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⑥《品汇精要》:消咽喉之肿,泻无根之火。⑦《纲目》:滋阴降火,解斑毒,利咽喉,通小便血滞。⑧《本草正义》:疗胸膈心肺热邪,清膀胱肝肾热结。疗风热之咽痛,泄肝阳之目赤,止自汗盗汗,治吐血衄血。
夜明砂
类别: 清热药
清热明日,散血消积。治青盲雀目,内外障翳,瘰疬,疳积,疟疾。①《本经》:"主面痈肿,皮肤洗洗时痛,腹中气血,破寒热积聚。除惊悸。"②《别录》:"去面黑皯。"③《唐本草》:"酒服方寸匕,主子死腹中。"④《日华子本草》:"炒服治瘰疬。"⑤《本草衍义》:"合疳药。"⑥《纲目》:"治目盲,障翳,明目,除疟。"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药咨询
北京女性激素六项消炎药有哪些
北京女性激素六项消炎药有哪些-看妇科比较好的医院都有:1、北京十里河医院,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八项常规妇科检查项目是很普通的检查,它的作用是对一些妇科疾病作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首先医生会看外阴有无肿瘤、炎症、尖锐湿疣之类。其次是阴道检查,看看有无畸形、炎症、白带异常。宫颈检查要看一看有没有宫颈炎症、宫颈糜烂等。为了防止肿瘤,还要作个宫颈刮片检查,也就是防癌涂片检查。
北京阴道出血炎症哪种头孢消炎效果好
北京阴道出血炎症哪种头孢消炎效果好-看妇科比较好的医院都有:1、北京十里河医院,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八项常规妇科检查项目是很普通的检查,它的作用是对一些妇科疾病作早期预防以及早期治疗。首先医生会看外阴有无肿瘤、炎症、尖锐湿疣之类。其次是阴道检查,看看有无畸形、炎症、白带异常。宫颈检查要看一看有没有宫颈炎症、宫颈糜烂等。为了防止肿瘤,还要作个宫颈刮片检查,也就是防癌涂片检查。
[输卵管炎症吃什么消炎药?]
[输卵管炎症吃什么消炎药?]输卵管炎症可以吃头孢类、喹诺酮类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输卵管炎症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中,输卵管具有拾卵和输送受精卵的功能。对于输卵管炎症的患者而言,常用的抗生素有头孢类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酯等,以及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此外,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如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等。但是需要根据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除了应用消炎药外,还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并且要严格掌握剂量和用法,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发生。另外,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可能需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如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切除术等。术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总之,针对输卵管炎症的情况,应遵医嘱及时服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促进病情恢复。
同类理血剂
消肿止疼药膏
主治: 骨折、脱位初期及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者。
疗效: 祛瘀,消肿,止痛。
组成: 姜黄5两,羌活5两,干姜5两,栀子5两,乳香5钱,没药5钱。
当归活血汤
主治: 脾胃虚弱。 加减: 内外俱热如蒸者,加青蒿汁1碗,银柴胡1两,胡黄连5钱;内热蒸者,加地骨皮4两,牡丹皮2两、知母1两;女人,加童便浸香附子1两,乌药2两,玄胡2两;男女胃脘痛者,加草豆蔻1两;寒,加肉桂;虚火阵阵作痛,加炒黑山栀仁半两;头昏目晕者,加天麻2两、钟乳粉1两;头虚痛者,加大川芎2两;咳嗽,加贝母3两,紫菀1两,五味子1两;肺热者,加麦门冬3两,天门冬1
疗效: 养血和中。
组成: 当归1斤4两(酒洗),芍药8两(微炒),生地黄半斤(酒洗),薏仁1斤(糯米炒,去粉),茯苓6两,白术10两(泻者,黄土微炒),莲肉半斤(去心),山药8两(炒),陈皮4两,人参3两(脉微者,倍之),甘草1两(半炙半生),枸杞子4两。
舒筋活血洗剂
主治: 下肢骨折,脱位后期,瘀血凝聚,筋结不伸。
疗效: 舒筋活血。
组成: 伸筋草5钱,透骨草5钱,桑寄生5钱,骨碎补5钱,土牛膝5钱,归尾3钱,红花3钱,秦艽3钱,五加皮3钱,木瓜3钱。
苓桂丹参汤
主治: 结瘀紫黑,经前腹痛。
组成: 丹皮3钱,甘草3钱,干姜3钱,茯苓3钱,桂枝3钱,丹参3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