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饮

类别: 和解剂
出处: 《古方汇精》卷三。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妊娠疟。
【组成】: 荆芥(炒)8分,川芎8分,当归建曲1钱5分,夏曲1钱5分,赤芍1钱5分,苍术(炒)2钱,白术2钱,橘红1钱,赤首乌3钱,枳壳6分(炒),藿香叶5分,桂枝木4分(尖)。
【药材配方】: 枳壳 桂枝 橘红 白术 荆芥 苍术 藿香 香叶
【用法】: 引加姜皮2分,葱白3寸,水煎,疟前服。
中药材配剂
白术
类别: 补虚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 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 ④《唐本草》:"利小便。" 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 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 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 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 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桂枝
类别: 解表药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疼,胸痹痰饮,经闭癥瘕。①成无己: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末二字据《本草发挥》补)。③《本草经疏》: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④《药品化义》: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⑤《本草备要》:温经通脉,发汗解肌。⑥《本草再新》: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藿香
类别: 清热药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荆芥
类别: 解表药
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治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荆芥穗效用相同,惟发散之力较强。①《本经》: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破结聚气,下瘀血,除湿痹。②《药性论》:治恶风贼风,口面歪邪,遍身顽痹,心虚忘事,益力添糟。主辟邪毒气,除劳,治丁肿;取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冷分二服,主通利血脉,传送五脏不足气,能发汗,除冷风;又捣末和醋封毒肿。③孟诜:产后中风身强直,研末酒服。④《食疗本草》:助脾胃。⑤《食性本草》:主血劳风气壅满,背脊疼痛,虚汗,理丈夫脚气,筋骨烦痛及阴阳毒,伤寒头痛,头旋目眩,手足筋急。⑥《日华子本草》:利五脏,消食下气,醒酒。作菜生热食并煎茶,治头风并汗出;豉汁煎治暴伤寒。⑦《本草图经》:治头风,虚劳,疮疥,妇人血风。⑧《滇南本草》: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窍塞闭。⑨《纲目》: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消疮肿。治项强,目中黑花,及生疮,阴颓,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橘红
类别: 理气药
消痰,利气,宽中,散结。治风寒痰嗽,恶心,吐水,胸痛胀闷。①《医学启源》:"理胸中、肺气。"②《纲目》:"下气消痰。"③《本草汇》:"能除寒发表。"
香叶
类别: 芳香化湿
主治 风湿痹痛;疝气;阴囊湿疹;疥癣 ①《广西中药志》:"治风湿,疝气。"②《广西植物名录》:"治阴囊湿疹,疥癣。"
枳壳
类别: 泻下药
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脱肛,子宫脱垂。①《药性论》:"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拥塞。"②《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调五脏,下气,止呕逆,消痰。治反胃,霍乱泻痢,消食,破癥结痃癖,五膈气,除风明目及肺气水肿,利大小肠,皮肤痒。痔肿可炙熨。"③《开宝本草》:"主风痒麻痹,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留结、胸膈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安胃,止风痛。"④《珍珠囊》:"破气,泄肺中不利之气。"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破心下坚痞,利胸中气,化痰,消食。"⑥《纲目》:"治里急后重。"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咳嗽,水肿,便秘,子宫下垂,脱肛。"
用药咨询
【藿香正气水尖锐湿疣?】
【藿香正气水尖锐湿疣?】藿香正气水对尖锐湿疣没有直接治疗作用。藿香正气水中含有苍术、陈皮等中药材成分,具有解表化湿以及理气中和的功效,可用于改善外感风寒、内伤暑湿等因素引起的感冒症状。而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患者常表现为生殖器部位出现菜花状的赘生物。如果感染了尖锐湿疣,在使用藿香正气水后无法起到去除病毒的作用,也无法使病情得到控制或者治愈。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昔洛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能够抑制体内病毒复制,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还可以遵医嘱局部涂抹鬼臼毒素软膏、咪喹莫特乳膏等药膏进行治疗,可以起到腐蚀疣体的效果。若通过上述方法患者的病情未得到有效缓解,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通过激光疗法、液氮冷冻等方式来治疗。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以免加重病情。
【霍香正气治疗尖锐湿疣?】
【霍香正气治疗尖锐湿疣?】临床上没有霍香正气这种药物可以治疗尖锐湿疣。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患者一般可以通过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以及注射干扰素等方法进行治疗。1.外用药物: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软膏等药物来改善病情,具有一定的作用。2.口服药物: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遵医嘱服用抗病毒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阿昔洛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能够起到辅助的作用。3.物理治疗:尖锐湿疣主要是通过激光疗法、冷冻疗法等方式来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去除局部的疣体组织,有利于身体恢复。4.注射干扰素: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疾病的复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避免不洁的性生活。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身体健康。
【尖锐湿疣藿香正气?】
【尖锐湿疣藿香正气?】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上皮增生性病变,在肛门和外生殖器处生长。藿香正气是一种中成药,对治疗尖锐湿疣没有效果,因此不建议将二者联系在一起使用。尖锐湿疣患者可出现淡红色丘疹,且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增大、增多,并伴有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如果感染时间较短,可以遵医嘱局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激光手术等方式去除疣体组织。若存在多个亚临床感染灶,则需要采取电灼、冷冻或者光动力疗法进行处理。而藿香正气一般是指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水等中成药制剂,具有解表化湿以及理气和中的作用,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者是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状,如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等。由于两种药物的作用不同,所以无法起到相互辅助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尖锐湿疣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所以在患病期间要避免发生性生活。另外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清淡,尽量以新鲜蔬菜及水果为主,比如西红柿、黄瓜、猕猴桃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对于疾病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同类和解剂
款冬白薇茹(艹虑)丸
主治: 温疟。
组成: 款冬花(去向里裹花蕊壳及向里实并枝叶,用甘草水浸1宿,再取款冬叶相伴蒸1夜,晒干)1两5钱,白薇(糯米泔浸1宿,取出,槐砧上锉细蒸之,从申至巳晒干)1两1钱,百合(用怀生地黄汁拌润透,蒸半炷香,取出晒干)6钱,知母(槐砧上锉碎,干木臼杵捣)6钱,地骨皮(东流水洗去土,捶去心,用甘草汤浸1宿,焙干)1两,桃仁(汤润,去皮,用白术、乌豆同东流水煮至中心黄金色为度,取出捣)81枚,玄参(入甑内用蒲草重重
养胃增液汤
主治: 小儿厌食。口干多饮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光剥,或舌红少津,脉细。
疗效: 养胃育阴。
组成: 石斛、乌梅、北沙参、玉竹、甘草、白芍。
太和汤
主治: 风消,五劳七伤。
组成: 前胡(去芦头)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鳖甲(醋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去芦头,炒)1两,白芷1两,五味子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夏(汤洗,去滑)1两,京三棱(煨,锉)1两,藿香(去梗)1两,防风(去叉)1两,人参3分,柴胡(去苗)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桑白皮(锉)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牡丹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生姜五苓汤
主治: 春月大饮冷水伤脾,过饮酒而伤气。
组成: 生姜1钱,猪苓1钱,泽泻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半夏1钱,枳实1钱,甘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