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橘核丸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医方简义》卷五。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七疝八瘕。
【组成】: 橘核2两(盐、酒炒),小茴香1两,川楝子(煨,去核)1两,桃仁(光炒)1两,山楂(炒)1两,香附(醋炒)1两,红花5钱,琥珀5钱,椒目3钱,天仙藤3钱,沉香2钱,神曲4两。
【药材配方】: 天仙藤 小茴香 山楂 川楝子 桃仁 椒目 橘 沉香 琥珀 神曲 红花 茴香 香附
【用法】: 每服40-50丸,温酒送下;女子用红花1钱,泡汤送下。
中药材配剂
沉香
类别: 温里药
降气温中,暖肾纳气。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脘腹胀痛,腰膝虚冷,大肠虚秘,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②陶弘景:"疗恶核毒肿。"③《海药本草》:"主心腹痛、霍乱、中恶,清神,并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用。"④《日华子本草》:"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去邪气。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癥癖,(治)冷风麻痹,骨节不任,湿风皮肤痒,心腹痛,气痢。"⑤《珍珠囊》:"补肾,又能去恶气,调中。"⑥《纲目》:"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⑦《医林纂要》:"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⑧《本草再新》:"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川楝子
类别: 理气药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琥珀
类别: 安神药
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治惊风癫痫,惊悸失眠,血淋血尿,小便不通,妇女闭经,产后停瘀腹痛,痈疽疮毒,跌打创伤。①《别录》:"主安五脏,定魂魄,消瘀血,通五淋。"②《药性论》:"治产后血瘀痛。"③《本草拾遗》:"止血生肌,合金疮。"④《日华子本草》:"壮心,明目磨翳,止心痛、癫邪,破结癥。"⑤《本草别说》:"治荣而安心利水。"⑥《珍珠囊》:"利小便,清肺。"⑦《本草正》:"清心肺,消瘀血,痰涎。"⑧《玉楸药解》:"凉肺清肝,磨障翳,止惊悸,除遗精白浊,下死胎胞衣,敷疔拔毒,止渴除烦,滑胎催生。"
茴香
类别: 温里药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⑤李杲:"补命门不足。"⑥《伤寒蕴要》:"暖丹田。"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椒目
类别: 利水渗湿
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①陶弘景:"去水。"②《唐本草》:"主水,腹胀满,利小便。"③《本草衍义》:"治盗汗。又治水蛊。"④《本草蒙筌》:"定痰喘。"⑤《本草备要》:"治胀,定喘,及肾虚耳鸣。"
类别: 理气药
开胃理气,止渴润肺。治胸膈结气,呕逆,消渴。①孟诜:"止泄痢,食之下食,开胸膈痰实结气。"②《日华子本草》:"止消渴,开胃,除胸中膈气。"③《饮膳正要》:"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④《日用本草》:"止渴,润燥,生津。"⑤《医林纂要》:"除烦,醒酒。"⑥《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剂,并治坏血病。"
山楂
类别: 消食药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 ①陶弘景:"煮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主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经》:"治痢疾及腰疼。" ④《履巉岩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行结气,健胃宽膈,消血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行结气,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血块,气块,活血。" ⑨《纲目》:"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滞血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⑾《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神曲
类别: 消食药
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①《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癥结积滞,健脾暖胃。"②张元素:"养胃气。治亦白荆。"③《汤液本草》:"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癥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④《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⑤《本草述》:"治伤暑,伤饮食,伤劳倦,疟气痞证,水肿胀满积聚,痰饮咳嗽,呕吐反胃,霍乱,蓄血,心痛,胃脘痛,胁痛,痹痿眩晕,身重,不能食,黄疸。"⑥《本草再新》:"消瘰疬疽瘤。"
桃仁
类别: 泻下药
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癥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①《本经》:"主瘀血,血闭癥瘕,邪气,杀小虫。" ②《别录》:"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癥瘕,通脉,止痛。" ③孟诜:"杀三虫,止心痛。" ④《医学启源》:"治大便血结。" ⑤李杲:"治热入血室,腹中滞血,皮肤血热燥痒,皮肤凝聚之血。" ⑥《滇南本草》:"治血痰。" ⑦《纲目》:"主血滞风痹,骨蒸,肝疟寒热,产后血病。" ⑧《现代实用中药》:"治高血压及慢性盲肠炎,妇人子宫血肿。"
天仙藤
类别: 芳香化湿
行气化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①《本草图经》:"解风劳。得麻黄则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堕胎气。"②《纲目》:"流气活血。治心腹痛。"③《本草备要》:"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④《本草再新》:"凉血活血,去风利湿,走经络,兼治腰腿肿疼。"⑤《本草正义》:"宣通经隧,导达郁滞,疏肝行气,止心胃痛。"
香附
类别: 理气药
理气解郁,止痛调经。治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胁肋胀痛,痰饮痞满,月经不调,崩漏带下。(1)理气解郁:用于肝气郁结之胸胁及胃腹胀痛。配柴胡、青皮治胸胁痛。配高良姜(名良附丸)治胃寒痛。(2)调经止痛:用于肝气郁结之月经不调、小腹胀痛。配艾叶治寒凝气滞之行经腹痛。①《别录》:"主除胸中热,充皮毛,久服利人,益气,长须眉。"②《唐本草》:"大下气,除胸腹中热。"③《医学启源》:"快气。"④李杲:"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⑤《汤液本草》:"治崩漏。"⑥《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⑦《纲目》:"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小茴香
类别: 理气药
用药咨询
「橘核丸对精索静脉曲张有用吗?」
「橘核丸对精索静脉曲张有用吗?」橘核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男性不育症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对于精索静脉曲张这种疾病,橘核丸也有一定的疗效。精索静脉曲张是指精索内静脉扩张、迂曲,导致血液回流受阻的一种病症。常见症状包括阴囊肿胀、疼痛等不适感。长期的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睾丸萎缩、精子质量下降等问题。橘核丸的主要成分为橘核和川楝子等中药材。这些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局部充血和水肿的情况。因此,橘核丸在缓解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不适感方面有一定的作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橘核丸并不是专门针对精索静脉曲张设计的药物。它主要用于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并不能直接治愈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患者确诊为精索静脉曲张,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橘核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但对于该疾病的根治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果您或您所认识的人患有精索静脉曲张,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济生橘核丸对前列腺炎有效吗
通常情况下,济生橘核丸对前列腺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发生了炎症反应,通常是由于病原体感染、不规律的性生活等因素引起的。患者一般会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而济生橘核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橘核、川楝子、肉桂等,具有温肾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症状。因此,对于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济生橘核丸进行治疗,通常具有一定的效果。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不可以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良后果。另外,对于前列腺炎的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甲磺酸多沙唑嗪等药物改善不适症状。在治疗期间,建议患者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小米粥、面条等食物,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
茴香橘核丸对肝脏的作用
茴香橘核丸对肝脏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等作用,但建议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治疗,以免因用药不当引起不适症状。茴香橘核丸主要是由川楝子、橘核、盐橘核、盐小茴香、木香、醋香附等中药组成,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肝气不舒引起的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等不适症状。因此,茴香橘核丸对肝脏具有疏肝理气、止痛等作用。另外,茴香橘核丸还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肾病、水肿等疾病。在服用茴香橘核丸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例如辣椒、花椒或者是芥末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服用茴香橘核丸后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