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针散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棘针散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七四引《肘后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疔肿。
【疗效】:
内消。
【组成】:
棘针(倒勾多年者)32枚,大豆黄(生用)40枚,绯绢3条(每条阔1寸),乱发(如鸡子大)3团。
【药材配方】:
棘针 豆黄 鸡子
【用法】:
先研2团,令细,以温酒半钱调下。候觉疮四边软,即愈;过半日未效,更服1团,必愈。愈后无有触犯,如有即生3-5个赤黑脓窠;不触犯者,7-8日当愈,勿轻之。
中药材配剂
豆黄
类别:
祛风湿
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②《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鸡子
类别:
补虚药
滋阴润燥,养血安眙。治热病烦闷,燥咳声哑,目赤咽痛,胎动不安,产后口渴,下痢,烫伤。①《本经》:主除热火疮,痫痉。②《药性论》:治目亦痛。③《食疗本草》:治大人及小儿发热,可取卵三颗,白蜜一合,相和服之。④《本草拾遗》:益气,多食令人有声。一枚以浊水搅,煮两沸,合水服之,主产后痢。和蜡作煎讲,与小儿食之,止痢。⑤《日华子本草》:镇心,安五藏,止惊,安胎。治怀妊天行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开声喉。醋煮,治久痢。和光粉炒干,止小儿疳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酒服,治贼风麻痹。⑥《日用本草》:治汤火疼痛。⑦《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安胎,濡燥除烦,解毒息风,润下止逆。
棘针
类别:
清热药
消肿,溃脓,止痛。治痈肿有脓,心腹痛,尿血,喉痹。①《本经》:"主心腹痛,痈肿,溃脓,止痛。"②《别录》:"决刺结,疗丈夫虚损,阴痿,精自出。补肾气,益精髓。""疗腰痛,喉痹不通。"
用药咨询
棘针的功效与作用
棘针具有活血通络、散瘀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与作用。1、活血通络棘针是指以针尖作为针刺工具,刺入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等功效。2、散瘀止痛棘针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止痛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等疾病引起的疼痛。3、祛风除湿棘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除此之外,还有活血止痛等功效与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针灸后要注意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沾水,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清热剂
>棘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