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乳丸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产后气血亏损,乳少,乳汁不足。
【疗效】: 补气,活血,下乳。
【组成】: 当归8两,生地8两,川芎4两,生白芍8两,通草2两,生麦芽16两,山甲4两,漏芦8两,生黄耆8两,鹿角霜8两,广木香4两,王不留行(炒)4两。
【药材配方】: 木香 漏芦 王不留行 白芍 通草 鹿角 黄耆
【用法】: 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
中药材配剂
漏芦
类别: 清热药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治痈疽发背,乳房肿痛。乳汁不通,瘰疬恶疮,湿痹筋脉拘牵,骨节疼痛,热毒血痢,痔疮出血。①《本经》:"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②《别录》:"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③陶弘景:"疗诸瘘疥。"④《药性论t》:"治身上热毒风生恶疮,皮肌瘙痒瘾疹。"⑤《本草拾遗》:"杀虫,洗疮疥用之。"⑥《日华子本草》:"治小儿壮热,通小肠,(治)泄精,尿血,风赤眼,乳痈,发背,瘰疬,肠风,排脓,补血,治扑损,续筋骨,敷金疮,止血长肉,通经脉。"⑦《山西中药志》:"清热凉血,治热毒血痢,鼻衄,血痔,温疫等症。"
鹿角
类别: 活血化瘀
行血,消肿,益肾。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①《本经》:"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②《别录》:"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③《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④孟诜:"妇人梦交者,鹿角末三指撮,和清酒服;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⑤《日华子本草》:"疗患疮痈肿热毒等,醋摩敷;脱精尿血,水摩服;小儿重舌鹅口疮,炙熨之。"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黄耆
类别: 补虚药
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炙用:补中益气。治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气虎血脱,崩带,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①《本经》: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②《别录》: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③《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生陇西者下补五脏。蜀白水赤皮者,治客热。④《日华子本草》:黄耆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癥癣,治瘰疬,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白水耆,排脓治血,及烦闷,热毒,骨蒸劳,功次黄耆;赤水耆,治血,退热毒,余功用并同上;木耆治烦,排脓力微宁黄耆,遇缺即倍用之。⑤《医学启源》:治虚劳自寒(寒一作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⑥王?古:主太阴疟疾。⑦《本草备要》: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内托,疮痈圣药。痘症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
通草
类别: 利水渗湿
泻肺,利小便,下乳汁。治小便不利,淋病,水肿,产妇乳汁不通,目昏,鼻塞。①《日华子本草》:"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②《本草图经》:"利小便,兼解诸药毒。"③《医学启源》:"除水肿癃闭,治五淋。《主治秘诀》云,泻肺。"④《本草缶要》:"治目昏耳聋,鼻塞失音。"⑤《长沙药解》:"通经闭,疗黄疸,消痈疽,利鼻痈,除心烦。"
王不留行
类别: 祛风湿
行血通经,催生下乳,消肿敛疮。治妇女经闭,乳汁不通,难产,血淋,痈肿,金疮出血。通经下乳:用于经闭及乳汁不下。王不留行治乳汁多而不通;如乳汁少之虚证,则需配用补益气血之药。活血消肿:用于瘀血肿块及疮痈肿毒。①《本经》:"主金疮,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②《别录》:"止心烦鼻衄,痈疽恶疮,瘘乳,妇人难产。"③《药性论》:"治风毒,通血脉。"④《日华子本草》:"治发背,游风,风疹,妇人血经不匀及难产。"⑤《珍珠囊》:"妳子导引,利疮疡,主治痢。"⑥《纲目》:"利小便。"⑦《本草从新》:"治疔疮。"
用药咨询
『男生乳腺癌几率有多大?』
『男生乳腺癌几率有多大?』乳腺癌属于女性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也有一定的概率发生,发病率大概在1/1000-2/1000,且年龄多发于50岁以上人群。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饮食习惯等,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该疾病,则其患病风险会增加。此外,长期高脂饮食、饮酒以及吸烟的人群也容易诱发此病。临床症状表现为乳房无痛性肿块、乳头溢液、酒窝征等,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橘皮样改变、水肿、乏力等症状。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后,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保留乳房手术或全乳房切除术等,同时还要配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药物治疗等辅助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加强营养物质摄入,增强身体抗病能力。
【男生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
【男生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和前兆?】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组织的恶性肿瘤,男性也可患此病。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的早期症状及先兆,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局部表现,以及全身表现。一、局部表现1.乳房肿块:一般不伴有疼痛感,且为单发的结节状或散在多个结节状,可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大,触摸时会感觉质地较硬,边界不清楚,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不易被推动。随着病情进展,还可触及到肿块固定不动的情况。2.乳头溢液:少数男性可在患病早期表现为乳头溢出液体,常为血性或浆液性,还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黄色液体渗出,还会伴随烧灼样痛。3.乳房皮肤变化:若癌细胞浸润正常乳腺组织,则会导致正常的皮肤组织受到破坏,进而导致患者的乳房内侧形成溃疡面,并有淡红色或者暗红色的分泌物覆盖,严重者还会有坏死现象。同时,由于肿瘤不断生长,会使周围的血管破裂出血,从而引起皮肤发红、水肿等症状,甚至还会呈橘皮样外观。4.淋巴结肿大:如果癌症体积比较大或者是存在其他转移的现象,就会对旁边的淋巴组织造成压迫,使淋巴结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情况。二、全身表现当男性患有乳腺癌后,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乏力、消瘦、低热、盗汗、咳嗽、咳痰、咯血等情况,主要是因为癌细胞大量增殖消耗人体能量所致。建议发现不适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乳腺癌的患者而言,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
【男生乳腺癌几率有多大?】
【男生乳腺癌几率有多大?】乳腺癌在男性比较少见,在临床上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2%,所以概率并不高。但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发病率也在逐渐增高。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也可能与长期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当病情发展时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的身体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对于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则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曲柔比星、紫杉醇注射液等药物化疗,以及全乳房切除术或保留乳房手术等方式治疗。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