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甘麦大枣汤

类别: 安神剂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其人数欠伸,喜悲伤欲哭,犹如神灵所作,妇女最多此病。
【疗效】: 养心安神。
【组成】: 生白芍1钱半,山萸肉1钱半,淮小麦3钱,红枣肉3钱,白石英3钱,清炙草1钱。
【药材配方】: 小麦 白石英 白芍
中药材配剂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白石英
类别: 温里药
温肺肾,安心神,利小便。治肺寒咳喘,阳痿,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善忘,小便不利,黄疸,石水,风寒湿痹。①《本经》:"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一作"呕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除风湿痹。"②《别录》:"疗肺痿,下气,利小便,补五脏。"③《药性论》:"能治肺痈吐脓,治嗽逆上气,疸黄。"④王好古:"实大肠。"
小麦
类别: 补虚药
养心,益肾,除热,止渴。治脏躁,烦热,消揭,泄利,痈肿,外伤出血,烫伤。①《别录》:除热,止燥渴,利小便,养肝气,止漏血,唾血。②《本草拾遗》: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③《纲目》:陈者煎汤饮,止虚汗;烧存性,油调涂诸疮,汤火灼伤。小麦面敷痈肿损伤,散血止痛。生食利大肠,水调服止鼻衄、吐血。④《医林纂要》: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⑤《本草再新》:养心,益肾,和血,健脾。
用药咨询
‹喝茵陈大枣治好了肝病?›
‹喝茵陈大枣治好了肝病?›喝茵陈大枣治好了肝病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茵陈和红枣对于治疗肝脏疾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茵陈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疸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因湿热所致的黄疸、胁痛等病症。而红枣则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在临床上,这两种药物常用于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情况,从而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两种药物并不能完全治愈乙肝,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患者患有严重的肝病,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另外,建议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患者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增强抵抗力。此外,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跑、游泳等,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尖锐湿疣可以吃大枣吗?】
【尖锐湿疣可以吃大枣吗?】尖锐湿疣患者可以适量吃大枣,一般不会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肛门、生殖器部位增生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丘疹、角化型斑块等症状。大枣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C、糖类等营养成分,适当食用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且也不会加重患者的不适症状,所以尖锐湿疣患者通常是可以适量吃大枣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枣属于热性食物,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上火的情况发生,从而引起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不适症状。因此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牛奶、鸡蛋等,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以免降低自身的免疫力。
「茯苓鸡内金大枣泡水的功效与作用能治肝病么?」
「茯苓鸡内金大枣泡水的功效与作用能治肝病么?」茯苓、鸡内金和红枣都是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具有不同的功效。茯苓可以利尿消肿、健脾宁心;鸡内金则有消食化积的作用;而红枣则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药材一起泡水喝,有一定的保健效果。例如,茯苓可以帮助改善水肿症状,鸡内金有助于消化不良问题,红枣则能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材并不能治疗肝脏疾病。如果患有肝病或其他严重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医师的意见,并按照他们的建议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饮用茯苓、鸡内金和红枣泡水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在使用任何草药之前,最好先了解其成分和用途,以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