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金地骨饮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羊毛温证论》。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羊毛温邪内伤金土,木气横逆,胁痛不止,气闭塞胀,难以转侧,脉象弦大,或沉弦而细,并治牙疼久不能愈。
【组成】: 大熟地5钱,骨碎补(去毛,蜜制)3钱,钗石斛3钱,白芍药5钱,云茯苓1钱,蝉蜕7钱。
【药材配方】: 白芍 石斛 芍药 茯苓 蝉蜕 骨碎补
【用法】: 磨刀水煎,去滓服。
中药材配剂
白芍
类别: 补虚药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唐本草》:益女子血。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⑥《医学启源》:安脾经,治腹痛,收胃气,止泻利,和血,固腠理,泻肝,补脾胃。⑦王好古:理中气,治脾虚中满,心下痞,胁下痛,善噫,肺急胀逆喘咳,太阳鼽衄,目涩,肝血不足,阳维病苦寒热,带脉病苦腹痛满,腰溶溶如坐水中。⑧《滇南本草》:泻脾热,止腹疼,止水泻,收肝气逆疼,调养心肝脾经血,舒经降气,止肝气疼痛。
蝉蜕
类别: 解表药
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①《别录》:主小儿痫;灰服之主久痢。②《药性论》:治小儿浑身壮热惊痫,兼能止渴。③《本草拾遗》:研,一钱匕,井花水服,主哑病。④《本草衍义》:治目昏翳。又水煎壳汁,治小儿出疮疹不快。⑤《纲目》:治头风眩运,皮肤风热,痘疹作痒,破伤风及疗肿毒疮,大人失音,小儿噤风天吊,惊哭夜啼,阴肿。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骨碎补
类别: 活血化瘀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①《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②《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③《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④《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⑤《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⑥《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⑦《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芍药
类别: 补虚药
1、腹中虚痛。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泡五天。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每用一钱,水煎服。一日服三次。有特效。  5、鼻血不止。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6、鼻血、咯血。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茶匙。血止为限。  7、崩中下血(小腹痛)。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又方: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8、月经不停。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9、赤白带长期不愈。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每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芍药炒黑,研为末,酒送服。  10、刀伤。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同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11、木舌肿满。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12、鱼骨鲠喉。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石斛
类别: 补虚药
生津益胃,清热养阴。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①《本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②《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疿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③《僧深集方》:囊湿精少,小便余沥者,宜加之。④《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逐皮肌风痹,骨中久冷,虚损,补肾积精,腰痛,养肾气,益力。⑤《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劣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⑥《本草衍义》:治胃中虚热。⑦《纲目》: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⑧《药品化义》: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⑨《本草备要》:疗梦遗滑精。⑩《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⑾《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肾经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用药咨询
地骨皮治三叉神经痛
地骨皮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降火除蒸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肺热咳嗽等病症。三叉神经痛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面部三叉神经受损而引起的疾病,患者会出现阵发性剧痛的情况。地骨皮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无法达到治愈的效果。1、病因:三叉神经痛多考虑与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长期吸烟喝酒或者患有糖尿病,也可能会诱发该疾病。而地骨皮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以及降火除蒸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阴虚潮热、盗汗遗精、肺热咳嗽等病症;2、症状:三叉神经痛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患侧颜面剧烈疼痛的情况,在说话、吃饭以及刷牙时会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同侧面肌抽搐的情况。而地骨皮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3、治疗:虽然地骨皮对于治疗三叉神经痛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只能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并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加巴喷丁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维生素B6片等;4、注意事项:在服用药物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大蒜以及芥末等,以免影响药效发挥。另外还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地骨皮能治三叉神经痛吗
地骨皮不能治疗三叉神经痛,地骨皮属于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降火除蒸的功效,对于治疗阴虚潮热、骨蒸盗汗有一定的作用。而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周围性神经疾病,多是由于颅内血管压迫到三叉神经根部所引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病因:三叉神经痛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病变导致的,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当这些疾病发作时会压迫到三叉神经根部,从而出现疼痛的现象。而地骨皮不具备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功效;2、症状:三叉神经痛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的剧烈疼痛,并且在说话、吃饭以及洗脸时会导致疼痛加重。而地骨皮不具备缓解疼痛的作用;3、治疗:如果患者出现了三叉神经痛的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癫痫的作用,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同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养神经类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野生地骨皮一斤多少米
地骨皮是一味中药材,通常情况下,野生地骨皮是六两左右、高20-30cm的厚皮,一般可用来入药。地骨皮味甘、性寒,归肺、肝、肾经,具有清虚热、除蒸、凉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缓解阴虚发热、肺热咳嗽、盗汗、骨蒸潮热、皮肤瘙痒等症状。同时,地骨皮还具有降血压的作用,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可以缓解高血压引起的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骨皮性寒,如果患者存在脾胃虚寒的情况,是不建议使用的,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建议患者在用药期间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进食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冰淇淋、辣椒、大蒜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如果患者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