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颜膏
快速导航
疾病找药
中西药
保健品
中药材
器械
其他更多
39健康网
就医助手
问医生
疾病百科
驻颜膏
类别:
補益剂
出处:
《圣惠》卷三十六。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唇面皴。
【组成】:
蜡半两,羊脂半两,甲煎1合,紫草半分(锉),朱砂半两(细研)。
【药材配方】:
朱砂 紫草 羊脂
【用法】:
先将蜡子铜锅中微火煎稍溶,入羊脂,煎1沸,次下甲煎、紫草、朱砂等,更煎三两沸,绵滤去滓,以竹筒贮之,候凝,任意使用。
中药材配剂
羊脂
类别:
补虚药
补虚,润燥,祛风,化毒。治虚劳羸瘦,肌肤枯憔,久痢,丹毒,疮癣。①《千金·食治》:"生脂:止下痢脱肛,去风毒,妇人产后腹中绞痛。"②《日华子本草》:"治游风并黑皯。"③《纲目》:"熟脂:主贼风痿痹,辟瘟气,止劳痢,润肌肤。杀虫,治疮癣。入膏药,透肌肉经络,彻风热毒气。"
朱砂
类别:
安神药
安神,定惊,明日,解毒。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①《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②《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③《药性论》:镇心,主抽风。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痂息肉,服并涂用。⑤《珍珠囊》:心热非此不能除。⑥李杲: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⑦《医学入门》:痘疮将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热烦跺。润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恶瘟疫,破癥瘕,下死胎。⑧《纲目》: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⑨《本草从新》:定颠狂,止牙疼。
紫草
类别:
清热药
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治温热斑疹,湿热黄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浊,热结便秘,烧伤,湿疹,丹毒,痈疡。①《本经》:"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②《别录》:"疗腹肿胀满痛。以合膏,疗小儿疮及面齄。"③《药性论》:"治恶疮、瘑癣。"④《本草图经》:"治伤寒时疾,发疮疹不出者,以此作药,使其发出。"⑤《纲目》:"治斑疹、痘毒,活血凉血,利大肠。"⑥《医林纂要》:"补心,舒肝,散瘀,活血。"⑦《吉林中草药》:"治便秘,尿血。"⑧《陕西中草药》:"治汤火伤,皮炎,湿疹,尿路感染。"
用药咨询
烧伤膏烧伤膏
烧伤膏可以采用湿润烧伤膏、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紫草油、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立即就医。1.湿润烧伤膏湿润烧伤膏是一种外用药物,患者可取适量本品均匀涂于洗净干燥后的患处。此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对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磺胺嘧啶银乳膏磺胺嘧啶银乳膏通过局部涂抹的方式给药,一般每日2次薄层均匀涂敷于烧伤创面。此药能抑制细菌合成,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较强抑菌活性,因此能够缓解由烧伤引起的皮肤红肿、疼痛等症状。3.复方黄柏去癣搽剂复方黄柏去癣搽剂需摇匀后直接喷涂于患处,具体用药量应遵医嘱而定。此药为皮肤外用药,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的功效,适用于小面积轻度烧烫伤。4.复方紫草油复方紫草油需要摇匀后直接喷洒于伤口处,通常一日3-4次。此药属于皮肤科用药,具有消肿止痛、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烧伤导致的皮肤损伤。5.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通过注射方式给予患者治疗,具体剂量和频次需医生评估后确定。该产品能够刺激表皮细胞增殖分化,加速伤口愈合过程;对于浅度烧伤而言,其可促进受损组织修复并减少色素沉着发生率。在使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发生,如出现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咨询。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采取保护措施,例如穿戴手套或护目镜,以减少受伤风险。
养血调经膏养血调经膏
养血调经膏适用于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月经不调。养血调经膏可能通过补益气血、调理冲任来改善月经不调的症状。该产品中所含有的当归、川芎等中药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调节内分泌的目的。如果患者在服用期间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向医生咨询。使用养血调经膏时需注意个体差异,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玉竹膏?
玉竹膏一般是指玉竹膏方,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是中药材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津伤口渴、燥热咳嗽、咽干喉痛等病症。玉竹膏方中的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病症。玉竹还具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热伤气阴、咽干口渴、内热消渴等病症。此外,玉竹膏方中还含有黄精、天冬、麦冬等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益气养阴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肺虚燥咳、干咳少痰、乏力、气短、口干等病症。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玉竹膏方,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此外,对玉竹膏方中的成分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症状。如果服用玉竹膏方一段时间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类補益剂
一贯煎
主治:
肝肾阴虚气郁,胸胁脘腹胀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及疝气瘕聚,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现用于慢性肝炎。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胁肋攻痛,胸腹(月真)胀,脉反细弱,或虚弦,舌无津液,喉嗌干燥者;肝肾阴虚而腿膝斠疼,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慢性肝炎。
组成:
北沙参、麦冬、地黄、当归、杞子、川楝。
地黄饮子
主治:
阴水。阳虚水肿,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厚腻,脉沉迟者。
疗效:
实脾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组成:
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白术1两,木瓜(去瓤)1两,木香(不见火)1两,草果仁1两,大腹子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半两。
九子地黄丸
主治:
内眼病及白内障。
疗效:
滋补肝肾,明目除疾。
组成:
熟地黄2两,山萸肉5钱,山药5钱,茯苓5钱,泽泻5钱,丹皮5钱,五味子5钱,枸杞子5钱,沙苑子5钱,决明子5钱,青葙子5钱,茺蔚子5钱,菟丝子5钱,覆盆子5钱,车前子5钱。
六味地黄丸
疗效:
滋阴补肾。
组成:
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12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各9g)
更多入药方剂
药品通
>
方剂大全
>
補益剂
>驻颜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