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流湿丸

类别: 祛湿剂
出处: 《杂类名方》。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伤酒、酒疸,痢疾,妇人血气不调,肢节疼痛,心痛,膈气,中风。
【组成】: 木通1两(去皮),泽泻1两半,木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大黄(去皮)1两半,滑石5两,海金沙5钱,牵牛头末5两,郁李仁1两。
【药材配方】: 大黄 木通 木香 泽泻 海金沙 滑石 茯苓 郁李仁
【用法】: 每服50-80丸,生姜汤送下;如小便不通,灯草汤送下;如伤酒,生姜汤送下;酒疸食黄,萝卜汤送下;痢疾,高良姜汤送下;妇人血气不调,当归汤送下;肢节疼痛,温酒送下;心痛者,韭根汤送下;膈气,枳实汤送下;中风,槐角汤送下。
中药材配剂
木通
类别: 利水渗湿
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大黄
类别: 活血化瘀
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癥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 ①《本经》:"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②《别录》:"平胃,下气,除痰实,肠间结热,心腹胀满,女子寒血闭胀,小腹痛,诸老血留结。" ③《药性论》:"主寒热,消食,炼五脏,通女子经候,利水肿,破痰实,冷热积聚,宿食,利大小肠,贴热毒肿,主小儿寒热时疾,烦热,蚀脓,破留血。" ④《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塑滞、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痰,利大小便,并敷-切疮疖痈毒。" ⑤《纲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海金沙
类别: 利水渗湿
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白浊,白带,肝炎,肾炎水肿,咽喉肿痛,痄腮,肠炎,痢疾,皮肤湿疹,带状疱疹。①《嘉祐本草》:"主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消、蓬砂共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②《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气。"③《本草正义》:"利水通淋。治男子淫浊,女子带下。"④《中国植物志》:"治筋骨疼痛。"⑤《广西中药志》:"用于水肿及热病吐血。"⑥《湖南药物志》:"补脾健胃。治小儿食积。"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感冒发热,小便短亦,肠炎,痢疾。"⑧《江西草药》:"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治肝炎,肾性水肿,皮肤湿疹,水痘,尿血。痄腮,风火牙痛,喉蛾,白喉,带状疱疹,小儿L疳积。"
滑石
类别: 利水渗湿
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郁李仁
类别: 泻下药
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①《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②《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③《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④《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⑤《珍珠囊》:"破血润燥。"⑥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⑦《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泽泻
类别: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用药咨询
金沙五淋丸
金沙五淋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由沙石、海金沙、鸡内金、白茅根、车前草、滑石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通淋、利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膀胱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1、沙石沙石味甘、咸,性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通淋、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膀胱炎、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2、海金沙海金沙味甘、咸,性寒,归肝、小肠经,具有清利湿热、通淋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湿疹瘙痒等疾病。3、鸡内金鸡内金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遗尿、遗精、石淋、胆结石等疾病。4、白茅根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止咳化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肺热咳嗽、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疾病。5、车前草车前草味甘,性寒,归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祛痰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淋、石淋、小便涩痛、水肿尿少、风湿热痹、痈肿疮毒等疾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辣椒、炸鸡、冰淇淋等,以免影响药效。如果患者服药后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去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进行问诊、切诊后遵医嘱治疗。
中药海金沙
中药海金沙可以与黄芩、连翘、板蓝根、石膏、知母等药物相互配伍。但是,海金沙的使用需谨慎,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1.黄芩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于肺痈、肠痈等有治疗效果。本品苦寒易伤胃气,因此脾胃虚弱者慎用。2.连翘连翘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痈疽疔疮、瘰疬痰核等症。阴虚发热者忌用。3.板蓝根板蓝根可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常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等症状。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4.石膏石膏味辛甘大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的功效,主治壮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等病症。本品性大寒,过量久服易致津液损伤,故凡外感风寒及脾虚便溏者均当忌服。5.知母知母可用于肺肾阴虚引起的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心烦失眠、遗精、消渴等症状。本品滋阴润燥,故凡属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见咳嗽、腹泻者忌服。使用中药时需谨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和管理。
曲轴海金沙
曲轴海金沙用于治疗肺热痰多所致的咳嗽、痰黄稠厚等症。曲轴海金沙中含有的生物碱类成分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从而起到抗菌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抗病毒效果。该药还能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改善支气管痉挛状态,因此对哮喘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本品对于肺结核患者则需谨慎使用,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医生判断。在服用曲轴海金沙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消化不良或皮疹等副作用,并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此外,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蓄积中毒,因此不宜长期连续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