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黑神散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二。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妊娠热病6-7日后,脏腑极热熏蒸其胎,致胎死腹中,胎冷不能自出者。
【组成】: 生地、赤芍、桂心、归梢、蒲黄、鹿角屑、红花、白芷、朴消、黑豆、附米、益母草。
【药材配方】: 朴消 母草 白芷 红花 蒲黄 鹿角
中药材配剂
鹿角
类别: 活血化瘀
行血,消肿,益肾。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①《本经》:"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②《别录》:"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③《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④孟诜:"妇人梦交者,鹿角末三指撮,和清酒服;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⑤《日华子本草》:"疗患疮痈肿热毒等,醋摩敷;脱精尿血,水摩服;小儿重舌鹅口疮,炙熨之。"
母草
类别: 清热药
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急、慢性菌痢,肠炎,痈疖疔肿。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蛇咬伤。"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肝炎,肾炎水肿,痈疮,疔毒。"③《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乳痈,胃癌。"
蒲黄
类别: 止血药
凉血止血,活血消瘀。生用治经闭腹痛,产后瘀阻作痛,跌扑血闷,疮疖肿毒;炒黑止吐血,衄血,崩漏,泻血,尿血,血痢,带下;外治重舌,口疮,聤耳流脓,耳中出血,阴下湿痒。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打肿痛、血淋湿痛。止血、活血:用于各种出血、痛经、跌损、痈肿疼痛。配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常用于产后腹痛、痛经及胃腹瘀痛。①《本经》:"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②《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③《日华子本草》:"治(颠)扑血闷,排脓,疮疖,妇人带下,月候不匀,血气心腹痛,妊孕人下血坠胎,血运血癥,儿枕急痛,小便不通,肠风泻血,游风肿毒,鼻洪吐血,下乳,止泄精,血痢。破血消肿生使,补血止血炒用。"④《纲目》:"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⑤《本草经疏》:"治癥结,五劳七伤,停积瘀血,胸前痛即发吐衄。"⑥《现代实用中药》:"外用于创伤,湿疹。"⑦《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瘰疬。"
朴消
类别: 泻下药
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癥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白芷
类别: 解表药
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①《本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头风)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②《别录》:疗风邪久渴(久渴或疑作久泻),呕吐,两胁满,风痛头眩,目痒。③《药性论》:治心腹血刺痛,除风邪,主女人血崩及呕逆,明目、止泪出,疗妇人沥血、腰腹痛;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目赤胬肉,及补胎漏滑落,破宿血,补新血,乳痈、发背、瘰疬、肠风、痔瘘,排脓,疮痍、疥癣,止痛生肌,去面皯疵瘢。⑤《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⑥《纲目》: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出血,妇人血风眩运,翻胃吐食;解砒毒,蛇伤,刀箭金疮。
红花
类别: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癥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①《唐本草》:"治口噤不语,血结,产后诸疾。" ②《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并酒煮服。亦主蛊毒下血。" ③《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捣汁咽。" ④《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⑤《本草正》:"达痘疮血热难出,散斑疹血滞不消。" ⑥《本草再新》:"利水消肿,安生胎,堕死胎。"
用药咨询
银翘散加减
银翘散加减、清热解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药物可用于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1.银翘散加减银翘散加减是将金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等中药按比例配制后煎煮服用。此方剂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其中金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薄荷可疏散风热,桔梗有宣肺利咽的作用。2.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通常由黄芩、栀子、连翘、知母等中药材制成,患者需摇匀后口服。此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喉痹、乳蛾有一定作用,从而缓解上述不适症状。3.板蓝根颗粒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为板蓝根,患者需要开水冲服。本品属于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若患者存在咽喉肿痛、口咽干燥等情况时,使用板蓝根颗粒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在应用上述药物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影响药物效果。此外,对于银翘散加减等处方类药物,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相关病症。
清胃散加减
清胃散加减可以通过清胃散、泻黄散、龙胆泻肝汤等治疗方案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1.清胃散清胃散由生地、当归、芍药、升麻、石膏组成,通过煎煮后服用。此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状。方中生地、当归养阴清热;芍药敛阴止痛;升麻载药上行,共奏清胃凉血之效。2.泻黄散泻黄散由防风、栀子仁、石膏、甘草、藿香等药物组成,水煎服。本方能清脾经实火,和脾胃虚热。方中防风为君药,既可祛湿邪又不助热邪;臣以栀子仁泄脾经积热;佐以石膏清泻胃火;使以甘草调和诸药。3.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炙甘草等中药组成,患者需遵医嘱按剂量服用。龙胆泻肝汤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作用,对于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头痛目赤、耳鸣耳聋、胁肋胀痛有较好的疗效。方中龙胆草苦寒入肝经,大清肝胆实火,且可燥湿,配伍黄芩、栀子增强清热燥湿功效。在使用上述方剂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利于病情恢复。
参苓白术散加减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可以考虑使用参苓白术散、健脾丸、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加重,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1.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中药材组成,患者需遵医嘱服用。此方剂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状。其中党参、茯苓、白术等药材能健脾益气;砂仁、陈皮则可理气消食。2.健脾丸健脾丸主要成分为党参、白术(炒)、山药、枳实(麸炒)等,具有健脾开胃的作用,一般口服。此药物能够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情况。方中党参、白术合用以健脾益气,山药滋阴润燥,枳实理气消积。3.补中益气丸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患者需要遵照医生指导使用。本品对于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饮食减少、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以及脱肛、子宫下垂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方中黄芪、党参、炙甘草合用以补中益气,升麻、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血。4.四君子汤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证,患者应严格按处方规定剂量服用。方中人参甘温补气,为君药;臣以白术健脾燥湿,使补而不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使补中有泻;使以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补气健脾之效。5.香砂养胃丸香砂养胃丸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半夏、醋香附、豆蔻、厚朴、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患者要遵循医嘱用药。本品可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属脾胃虚弱症候者。方中木香行气止痛,砂仁化湿和中,两药相伍,一理气而降逆,一芳香而醒脾,共为主药;次以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厚朴、生姜、大枣、甘草调理脾胃,标本兼治。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应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口干舌燥、便秘等。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向医师咨询。此外,患者平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