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养胃汤

类别: 清热剂
出处: 《胎产要诀》卷下。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产后寒热,头痛。
【组成】: 川芎、当归、藿香、甘草、茯苓、苍术、人参、半夏。
【药材配方】: 人参 半夏 甘草 苍术 茯苓 藿香
中药材配剂
人参
类别: 补虚药
功效: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症。
半夏
类别: 止咳化痰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1)燥湿化痰:用于痰清稀而多之湿痰、寒痰,常配陈皮。(2)降逆止呕:降逆止呕之功颇著,可用于各种呕吐,尤宜于湿浊中阻所致的脘闷呕吐,常配生姜、茯苓。热证呕吐,应配清热泻火药。(3)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毒蛇咬伤。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②《别录》:"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痿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⑤《本草图经》:"主胃冷,呕哕。"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钦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要》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⑦朱震亨:"治眉棱骨痛。"⑧《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苍术
类别: 芳香化湿
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①陶弘景:"除恶气。"②刘完素:"明目,暖水脏。"③《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④李杲:"除湿发汗,健胃安脾,治痿要药。"⑤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⑥《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沥带下,滑泻肠风。"⑦《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癥,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⑧《本草求原》:"止水泻飧泄,伤食暑泻,脾湿下血。"
茯苓
类别: 利水渗湿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甘草
类别: 补虚药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痫,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 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⑤《珍珠囊》:"补血,养胃。" 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 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痼,降火止痛。" 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
藿香
类别: 清热药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用药咨询
三叉神经痛症状香砂养胃丸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临床上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为主要表现。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对于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不适症状有一定的作用。香砂养胃丸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等药物组成,其中木香、砂仁、陈皮等药物具有行气健脾的作用,而白术、茯苓等药物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上述药物合用后可以起到温中和胃的作用,从而改善脾胃虚弱的情况,还可以促进体内湿气排出体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三叉神经痛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如果存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出现上述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香砂养胃丸进行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宜服用香砂养胃丸,对本品过敏者禁用,以免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该药中含有大枣、山楂等活血化瘀的成分,孕妇应慎用。如果服药期间需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师后再用药。
三叉神经痛怎样养胃
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生活作息等方面进行调理,以养胃。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饮食: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疼痛加重。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冰激凌、冰镇饮料等,以免引起胃肠道痉挛,导致疼痛加重。另外,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等;2、运动:三叉神经痛患者平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能够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以及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3、生活作息:三叉神经痛患者平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要保持心情愉悦。因为长期精神压力过大或者过度紧张可能会诱发该病发作;4、其他方面:三叉神经痛患者还可以通过针灸或按摩等方式来缓解症状。另外,在天气寒冷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后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疾病。如果上述方法不能缓解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三叉神经痛怎么养胃
三叉神经痛患者可通过饮食、生活、情绪等方面进行调理,以养胃。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1、饮食: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以免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加重病情。同时应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以免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诱发或加重疼痛症状。建议患者适当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2、生活:三叉神经痛的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走、打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3、情绪:三叉神经痛的患者还应注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治疗。可适当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精神紧张的情况;4、其他:若三叉神经痛的症状比较严重,则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改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
同类清热剂
清瘟败毒饮
主治: 一切火热,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错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盛发斑。现代多用于脑炎乙型、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等。
疗效: 解外化内,升清降浊。
组成: 生石膏大剂6-8两,中剂2-4两,小剂8钱-1两2钱,小生地大剂6钱-1两,中剂3-5钱,小剂2-4钱,乌犀角大剂6-8钱,中剂3-4钱,小剂2-4钱,真川连大剂4-6钱,中剂2-4钱,小剂1钱-1钱半,生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竹叶、甘草、丹皮。
五味消毒饮
主治: 各种疔毒,痈疮疖肿。红丝疔、暗疔、内疔、羊毛疔,疔疮发无定处,未化或已化,或走黄者。
组成: 金银花3钱,野菊花1钱2分,蒲公英1钱2分,紫花地丁1钱2分,紫背天葵子1钱2分。
辛夷清肺饮
主治: 肺热鼻内息肉,初如榴子,日后渐大,闭塞孔窍,气不宣通。
组成: 辛夷6分,黄芩1钱,山栀1钱,麦门冬1钱,百合1钱,石膏1钱,知母1钱,甘草5分,枇杷叶3片(去毛),升麻3分。
一见消
主治: 痈疽。
组成: 金银花1斤,蒲公英4两,赤芍4两,黄耆8两,紫花地丁6两,红花8两,鬼馒头4两,地榆2两,黄柏2两,羌活1两,半夏1两,紫草1两,麻黄2两,瓜蒌1两,白芷1两,当归2两,栀子2两,独活1两,黑参3两,花粉1两,苍术1两,钩藤1两,木通1两,大黄1两,柴胡8钱,甘草5钱,皂角5钱,连翘3钱,防风5钱,牛蒡子5钱,全蝎2钱,僵蚕2钱,广木香3两,蝉蜕3钱,没药3钱(炙),麝香2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