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中理气丸

类别: 理气剂
出处: 《鸡峰》卷二十。
举报/反馈
方剂说明
【功能主治】: 心腹胀满,腹助刺痛,呕哕痰水,噫闻食臭,全不思食。
【疗效】: 顺理诸气,宽利胸膈,调和脾胃,消化痞滞,升降阴阳,进美饮食。
【组成】: 木香半两,青皮1两,陈皮1两,槟榔半两,白蔻仁半两,萝卜子半两,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胡芦巴半两,丁香皮半两,厚朴半两,黑牵牛1两。
【药材配方】: 丁香 干姜 木香 槟榔 胡芦巴 荜澄茄 陈皮 青皮
【用法】: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中药材配剂
木香
类别: 理气药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
青皮
类别: 理气药
疏肝破气,散结消痰。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①《本草图经》:"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厥阴、少阳之分有病用之。破坚癖,散滞气,去下焦诸湿,左胁有积气。"③《纲目》:"治胸膈气逆,胁痛,小腹疝气,消乳肿,疏肝胆,泻肺气。"④《本草备要》:"除痰消痞,治肝气郁结,胁痛多怒,久疟结癖,疝痛,乳肿。"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胃痛,吐逆,解热,消痰水。"
荜澄茄
类别: 消食药
温暖脾肾,健胃消食。治食积气胀,脘腹冷痛,反胃呕吐,肠鸣泄泻,痢疾,痰癖。①《海药本草》:"主心腹卒痛,霍乱吐泻,痰癖冷气。"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并肾气膀胱冷。"③《开宝本草》:"主下气消食,皮肤风,心腹间气胀,令人能食。"④《滇南本草》:"泡酒吃,治面寒疼痛,暖腰膝,壮阳道,治阳痿。"⑤《纲目》:"暖脾胃,止呕吐哕逆。"⑥《本草求原》:"治反胃吐黑绿水。"⑦《现代实用中药》:"治淋疾。"
槟榔
类别: 解毒杀虫
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癥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陈皮
类别: 理气药
丁香
类别: 温里药
温中,暖肾,降逆。治呃逆,呕吐,反胃,泻痢,心腹冷痛,痃癖,疝气,癣疾。①《药性论》:"治冷气腹痛。"②《海药本草》:"主风疳匿,骨槽劳臭。治气,乌髭发,杀虫,疗五痔,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正气,止心腹痛。"③《日华子本草》:"治口气,反胃,疗肾气,奔豚气,阴痛,壮阳,暖腰膝,杀酒毒,消痃癖,除冷劳。"④《开宝本草》:"温脾胃,止霍乱。(治)壅胀,风毒诸肿,齿疳匿。"⑤《本草蒙筌》:"止气忒、气逆。"⑥《纲目》:"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⑦《本草正》:"温中快气。治上焦呃逆,除胃寒泻痢,七情五郁。"⑧《本草汇》:"疗胸痹、阴痛,暖阴户。"⑨《医林纂要》:"补肝、润命门,暖胃、去中寒,泻肺、散风湿。"⑩《本草再新》:"开九窍,舒郁气,去风,行水。"⑾《药材学》:"治慢性消化不良,胃肠充气及子宫疝痛。"
干姜
类别: 补虚药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胡芦巴
类别: 补虚药
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①《嘉祐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②《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③《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子阴痿、遗精及早泄。④《四川中药志》:治寒泻。
用药咨询
‹肝最怕三种食物多吃疏肝理气?›
‹肝最怕三种食物多吃疏肝理气?›临床上并没有肝最怕三种食物多吃疏肝理气的说法,但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茶、菊.花茶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玫瑰花茶: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饮用玫瑰花茶有助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胸闷、肋胀等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阴虚火旺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2.菊.花茶: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日常生活中适量饮用菊.花茶有助于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红肿疼痛、视物模糊等情况。但是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除此之外,还可以多喝绿茶、山楂茶等来帮助疏肝理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膝盖疏肝理气?›
‹膝盖疏肝理气?›膝盖一般是指膝关节,膝关节疏肝理气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改善。1.饮食调理:如果个人长期不良的情绪或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肝脏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气血不畅的情况。患者可以适当吃一些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比如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能够起到辅助舒缓情绪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不适症状。2.物理治疗:患者也可以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针灸、按摩等方式进行处理,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3.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平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疏肝理气的中草药?›
‹疏肝理气的中草药?›疏肝理气的中草药较多,常见的有柴胡、玫瑰花、佛手等。此外,还有香附、青皮、枳实、陈皮、川芎、郁金、当归、白芍、茯苓、红花、泽兰、木香等。一、单味中药1.柴胡:性微寒,具有清热解表、疏肝解郁的功效;2.玫瑰花: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和血调经的作用;3.佛手:性凉,具有舒肝开郁、理气和中的功效;4.香附:性平,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月经的作用;5.青皮:性苦辛温,具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6.枳实:性辛苦甘,具有破气消痞、导滞通便的功效;7.陈皮:性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8.川芎:性温,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9.郁金:性寒,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利胆退黄的功效;10.当归:性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11.白芍: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12.茯苓:性平,具有宁心安神、健脾渗湿的功效;13.红花:性温,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14.泽兰:性温,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消癥的功效;15.木香:性温,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二、复方药物1.逍遥丸:主要由柴胡、当归、白芍、炒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组成,可以起到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2.越鞠丸:主要由醋香附、栀子、苍术、六神曲、川芎、厚朴组成,可起到疏肝解郁、宽胸降逆的功效;3.丹栀逍遥丸:主要由牡丹皮、栀子(姜制)、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灸甘草、薄荷等组成,能够起到疏肝解郁、清热凉血的功效;4.加味逍遥丸:主要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制)、薄荷等组成,可以起到疏肝解郁、清热凉血的功效。除此之外,还存在小柴胡颗粒、舒肝片、舒肝顺气丸等多种中成药,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